顶点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101章 主持官人选!王锡爵or申时行

第101章 主持官人选!王锡爵or申时行(1 / 2)

第101章主持官人选!王锡爵or申时行

九月初三,清晨,天蒙蒙亮。

皇极门下,常朝朝会。

小万历高坐于御座之上,李太后垂帘幕后,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海瑞站于左都御史陈瓒之后。

王家屏以起居注官站于御座东南,沈念则站在一众编修的队伍中。

通政使司当值官员念过需要通告群臣的奏疏后,小万历抬头道:“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海瑞何在”

身穿一袭崭新的云雁补子四品绯袍的海瑞,大步出列,向小万历行礼。

“老臣海瑞参见皇上,恭祝圣躬万福!”

海瑞一说话,几乎所有官员都直起腰来,包括站在最前方的三位阁老。

许多官员或许不喜海瑞的为官之道,但却非常尊敬他。

这样的官员,大明只有一个。

“海佥院快快请起!”小万历笑着说道:“朕听闻海佥院入京当日,便已开始阅览与山西军政民情相关的文书,如此勤勉,朕心甚慰!”

小万历缓了缓,环顾下方,提高了声音。

“朕在此再次表态,海佥院巡视山西,乃是奉朕之命前往,朕的态度是一查到底,绝不姑息,有敢阻拦弄虚者,朕绝不轻饶!”

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这八个字正是朝廷的态度。

这句话也将是海瑞的护身符,谁阻拦海瑞,就是与朝廷对着干。

内阁阁臣张四维听到此话,挺胸抬头,完全无视周围的目光。

紧接着。

小万历又道:“海佥院,朕欲将你留京半月,参与百家议政,你觉得如何”

听到此话,官员们全都看向站在前方的海瑞。

小万历能说出此话,显然是内阁已经商量好的,但此话从小万历口中说出,意义截然不同。

皇帝亲邀,是让海瑞在捍卫皇权的前提下,支持新政;内阁相邀,则仅仅是张居正欲令海瑞支持他。

百官皆知,海瑞在朝中没有派别,没有私党,甚至都没有什么朋友。

他只认祖制、法令与道德。

有他在,百家议政必然会更加激烈一些。

“承蒙陛下不嫌老臣驽钝,臣必殚精竭力,以大局为重,不负陛下所托!”

小万历满意地点了点头。

一旁的张居正也微微点头,他想听到的就是海瑞“以大局为重”这五个字。

小万历接着道:“众卿,百家议政在即,朕希望大家都能明白,朝廷举行百家议政的目的,不是让官学与民学针锋相对,不是争一个胜负输赢,而是让天下人了解朝廷强国富民的诚意与决心,探讨出更多新政之策。”

“朕想看到的结果,是此番议政之后,会有更多的读书人支持朝廷新政,更专注于实务,更倾向于身体力行地为朝廷、为万民做事,而非空谈治国、讲学治国,使得大明天下异端泛滥!”

……

“臣遵命!”百官齐齐拱手,声音震耳欲聋。

御座的帘幕后。

李太后望着小万历那有些单薄的背影,不由得露出满意的笑容。

她突然意识到,一直听政问政,总是提前背词准备常朝的小皇帝,已拥有了向群臣发号施令的帝王气势。

……

常朝之后。

海瑞大步走向都察院,其步子甚快,两丈之内无一人。

御史言官就是这样,清则无友,大多都是独来独往。

这时,吏科给事中姚斌,小跑来到海瑞的面前。

海瑞巡视山西,他也将全程陪同。

“海佥院,下官是吏科给事中姚斌,近日也整理了许多关于山西晋官、晋商情况的文书,稍后能否与您商讨一下。”

海瑞打量着姚斌道:“敢于弹劾当朝阁臣与刑部尚书且非风闻言事,好样的,午后便来找老夫吧!”

“下官遵命!”姚斌重重拱手。

这一刻,姚斌仰脸望天。

突然觉得京师这几日一直都灰蒙蒙的天空是那么湛蓝剔透,白云如絮似雪。

而他,精神充沛,斗志满满。

……

翌日清晨。

翰林院公布了百家议政的三百名诣阙者名单以及一千名旁听者名单。

这两个名单皆是根据各个学说门派自荐后,翰林院依据议政之策的内容类别,遴选出来的。

没有偏向或打压任何人。

甚至给了所有有影响力的异端学说代表人物发言的机会。

尽可能地让所有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文人士子都能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外。

有不满诣阙者名单或旁听者名单者,可持自己的议政之策,前往翰林院申诉。

朝廷这番“尊重所有学说,尊重所有人言论自由”的做法,获得了许多书生士子的赞颂。

这在大明朝还从未发生过!

民间的书生士子们也都知晓,这可能是唯一一次向朝廷表达不满或献言献策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