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栀杖微笑点头,将手里的柴刀递给少年,他注意到少年的手其实很干净,指甲缝都干干净净的。
后面有部分人哄笑,低低互语说他污了水,肯定选不上之类的话。
紫苁茗站在州栀杖和大爷之间,稍微靠近丈夫一些,她轻声问少年名字,然后将其记在纸上面。
后面一个大娘看他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都不怕事,也就大大方方上前去了大爷那边,也挑了外侧的水盆洗了一下手。
紫苁茗和州栀杖大概每人观察三分钟左右,就让人交回柴刀和放下猪蹄去一边等着。
半个时辰后,所有来应聘人都等在一边。
紫苁茗低声和州栀杖讨论着,要从八个合格的人挑哪四个来给他们干活。
最后一开始的少年和大娘都选上了,另外还有一个三十多岁左右的婶子和另一个大娘。
感觉古代百姓的妇人都普遍看着比实际年龄大,由此可见古代平民的生活确实比较苦。
以后都是要在一个院子里干活,大文国民风再开放也比现代差远了,男女一直呆在一个小院子里干活终归有一点不妥。
人家大户人家外男可不进内院,内院婆子、丫鬟管,前院才是小厮、护卫、杂役的活动场所。
因此有些确实手上功夫利索的壮年男人不满,其中一个看着面相挺正直憨厚的男人指着那少年问:“其他几位我等无话可说,为何这小子也比过了我等?”
州栀杖和紫苁茗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里的了然:“这话问得,是真憨还是人不可貌相?”
州栀杖不答反问:“那你问问三位婶子大娘,可愿与你一个大男人同处一院做活?”
几位婶子、大娘没等那男子问,就已经连连摇头。
男子哑然,眼里有不甘,却无可奈何。
随后一个没选上的大娘问:“那老婆子我总能比得过这小孩了吧?为何也没选上?”
这回是紫苁茗回答:“唐清辉识得字,他除了干活,偶尔还得做些得识字才能做的活计!”
这是问名字时,他见紫苁茗犹豫是哪个字,念了两句诗:“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所以她多问一句是否识字,少年回答说家道中落前念了几年书。
少年目光清正,眼神如其名清辉一片,让人顿生好感。
州栀杖和紫苁茗心中连连点头,很是满意,这不是现成的看铺小伙计吗?
那大娘一听少年识字就讪讪退后,其他人也都恍然大悟的样子,就再也没有人不服气地问东问西。
李三将其他人都遣散,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契约,只需填上姓名、每月薪俸、契约时限以及住址就可以签名画押,或者只画押。
除了唐清辉自己签名又画押,其他三个妇女都只画了押。
在唐清辉之后上前考验的是王大丫朱大娘,三十多岁的是李小丫高娘子,另一个是赵小花马大娘。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