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耽美 > 千里姻缘一信牵 > 第364章 临时会议

第364章 临时会议(1 / 2)

第二天上班我和阿依古丽一头扎进了整理下乡考察数据的工作里。这几天在乡下奔波,收集到的资料摞起来厚厚一沓,每一页都承载着我们对一宁县发展的期待。阿依古丽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我则在一旁仔细核对,办公室里只有键盘的“哒哒”声和我们偶尔的交流声。

眼瞅着快到十二点了,墙上的时钟“滴答”作响,像在催促着什么。突然,桌面的电话铃声突兀地响起,是县府办主任打来的。“莫副县长,麻烦您来一下县府小办公室。”他的语气平常,却让我心里“咯噔”一下,一种预感涌上心头,难道是罗小英那边有新动作了?

我深吸一口气,起身整理了下衣服,快步朝小办公室走去。一路上,脚步不自觉地加快,心里琢磨着即将面对的状况。推开门,屋内的景象映入眼帘,几个人围坐在会议桌旁。我一眼就看到了教育局的莫新来、县长吴应才和常务副县长顾北军,他们的目光纷纷投来,或亲切、或带着探究。而罗小英也在其中,她的出现让我着实吃了一惊,心里瞬间泛起波澜,但多年的历练让我迅速调整好表情。另外还有两位陌生的面孔,安静地坐在那里,散发着一种让人捉摸不透的气场。

吴县长率先起身,脸上挂着职业性的微笑,抬手依次介绍:“莫县长,这位是我们的副州长李幕阳,工作雷厉风行,在推动地方发展上可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位是州教育局长马春兰,为教育事业操碎了心;还有这位,是州发改委副主任罗小英。”我赶忙满脸热忱地伸出手,和他们一一握手,握住罗小英的手时,轻轻一捏,传递着只有我们能懂的默契,表面上却和初次见面一样,点头微笑。

寒暄过后,副州长李幕阳身子微微前倾,半开玩笑地说:“莫县长,这个罗小英也是你们那边过来的,你们认识吧?”罗小英反应极快,像是早就准备好了台词,嘴角上扬,语气轻松:“没有啊,莫县长一直在基层摸爬滚打,而我一直在省城忙碌,一直没机会碰面。再说了,我们分管的领域八竿子打不着,工作上也没什么交集。”我心领神会,顺着她的话茬就接了下去:“是啊,我在南方的时候,一直在,掌控着全省发展的大方向,和我们最基层的乡镇距离太远了,平时想碰面都难。”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觉得合情合理,气氛也随之缓和,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下一个议题。

李幕阳收起笑容,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缓缓说道:“前两天,我们收到吴县长的汇报,说你们一宁县筹集了一大笔资金,打算修建县一中计划了好几年的教学楼和教师公寓,这可是件大好事啊。听说这笔资金是莫县长向南方的企业家筹集来的,莫县长,以后可得继续加油,多发动些企业家为我们西北的发展添砖加瓦。这次过来,是考虑到这笔资金数额巨大,县一中的工程涉及金额庞大。我们还是希望通过投标的方式选定施工企业,这样既能避免不必要的闲言碎语,也能保证资金使用合理、合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副州长的这番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座的一宁县领导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惊讶和疑惑。吴县长第一个坐不住了,身体微微前倾,急切地说道:“李州长,我们以前都是指定施工队的,这么做能保证施工进度啊,一直以来也没出过什么岔子。”李幕阳态度坚决,身子向后靠在椅背上,摆了摆手:“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你们以前那些小工程,十几万、几十万的,小打小闹当然没问题。可现在涉及几千万的大工程,还按老一套来,以后谁还敢来投资或捐款?我们得紧跟时代步伐,规范操作。”他的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让其他人都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这时,罗小英也接过话茬,身子坐得笔直,条理清晰地说道:“李州长说得太对了,我们要发展本地经济,自身努力固然重要,也得借助外部力量。把基础打牢,把规范做好,以后发展才会一帆风顺。我们看过县一中的修建计划,这是前期援疆干部的心血,一直没实施是因为州财政预算有限。现在这笔捐款不在财政预算内,我们更得把钱花在刀刃上,用好用到位,不能钱花了,事却没办好,让大家失望。”州教育局长马春兰也点头附和:“现在计划书都准备齐全了,直接向外发布招标公告就行。一宁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大型建筑公司随时能进场,所以工期方面大家不用过于担忧。”

几个县领导见上级以强硬的态度定下此事,心里虽有不满,却也只能无奈接受,毕竟“官高一级压死人”。期间,县教育局长莫新来几次向我使眼色,眼神里满是期待,希望我能站出来拒绝上级的决定。毕竟钱是我筹集来的,他想着上面多少会给我点面子。可他不知道,这个方案本就是我和罗小英商议后提议的,我不是不信任县领导,只是觉得有更好的办法,为什么不用呢?我假装没领会他的意思,要么低头认真地看着文件,要么端起茶杯,轻轻抿上一口,避开他的目光。

等所有事情尘埃落定,副州长李幕阳把目光转向我,脸上带着一丝笑意,问道:“小莫县长,对于这个方案你有什么想法?”这明显是明知故问,我立刻坐直身子,笑着回答:“这个方案好啊,我举双手赞成。以后我也会多向南方的企业家们宣传这里的发展机遇,让他们不仅捐款,还能带着资金、技术来投资,带动全县各行各业像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李幕阳听后,满意地点点头,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而我们县的其他领导则有些垂头丧气,像霜打的茄子,没什么精神,却还得陪着李幕阳他们继续讨论这件事。

事情定下来后,李幕阳又把目光转向吴县长:“吴县长,关于你们县的发展,你有什么看法?”吴县长被这一问,先是愣了一下,像是被突然点到名的学生,不过他反应很快,马上露出笑容,说道:“一切都按年初计划有序推进,目前一切正常,各项工作都在稳步开展。”这话听起来四平八稳,却等于没说。李幕阳接着看向我:“莫县长,你刚到这边也有段时间了,你有什么想法?”

我清了清嗓子,挺直腰杆,认真地说道:“李州长,通过这几天下乡考察,我确实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一宁县是产棉大县,全县经济收入五成以上依靠棉农卖棉。但我们卖的是最初始的产品,附加值低,就像捧着金饭碗要饭,所以县经济很难大幅提升。我觉得,应该提高棉花的附加值后再让它离开这里。下一步,我打算找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家来一宁县投资修建棉纺公司和时装公司,这样一来,一宁的棉花离开时就会变成价值高数倍甚至几十倍的时装,我们县的经济也能实现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