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的陈默,同样啥也不懂,一头雾水的扎进军营,一路走来,跌跌撞撞,有喜悦也有哀伤,有兴奋也有低沉,有坚定更有忐忑。
当时同样是九十年代,信息都不发达,几乎是对部队毫无了解,就迈进了军营。
后来的陈默,始终在想。
如果当时有人,能事先教他一些部队里面的知识,后来的军旅路会不会走得更顺畅一些。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能帮的,陈默都会尽量帮一下,力所能及呗。
总比真的去炮营找个人,换衣服换名字,要强一点吧。
恰逢新年的军营里,并没有太多新年的氛围。
都被即将到来的考核压着,努力的提升自身军事素质。
而此时。
远在父县的武装部部长曹德明,却是相当的悠闲啊。
年初二,武装部不用上班,按照规定,初七才开始忙工作。
老家当地初二的习俗,家家户户都在今天开始走亲戚。
曹德明也不例外,初二一大早,就骑着大梁自行车,带上媳妇,女儿,跑到老丈人家坐了一天。
中午,还陪着老丈人喝了点父县当地的酒,晕晕乎乎的,下午自己骑着自行车回家。
女儿和媳妇,都要在老丈人家住两天。
串了一天亲自回到家。
曹德明泡了杯浓茶,蹲在电视机前,抬手转动着旋纽,打算找个台躺着看会电视。
这刚泡的茶,还没喝到嘴里呢。
门外就传来“哐哐哐”的敲门声。
“谁啊”曹德明揉揉脑袋起身,朝着大门外望了一眼。
“老曹,开门,这大半天,跑哪去了你是。”
听出声音是自己的搭档董国强,他也没当回事,把手中的瓷缸放在电视上,走到门口,拉开门栓,朝外看了一眼。
发现就董国强一人过来,门口的墙上还靠着一辆自行车。
曹德明没好气道:“你大过年的往我这跑啥从你家骑个自行车几十公里,到我这连点东西都不带。”
两人搭档的时间也不短了,相互之间没那么多客套。
“我还给你带东西”董国强瞪着眼:“你差点误事知道吗”
“市里军分区那边来通知,说是陈默在部队又立功了,军分区那边要求咱们,赶紧通知陈默的家里,商量好送功的时间。”
“要趁着过年,各家各户都在家里,便于开展明年的征兵宣传,专门打电话要求,好好把送功的事给敲定下来。”
“这有啥敲定的,年前不是送过喜报。”曹德明还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呢。
“喜报送到家了,就算是更改要送功,也不用这么着急。”
“你知道个屁啊。”
董国峰嗓门提高了一些,这话都还没说出口呢,他自己反倒激动到不行。
“我是说陈默,在部队又立功了,这次是二等功,河东装甲七旅亲自发邮件打电话到市里,63军党委那边也打电话说起这个事了。”
“市里要求我们,务必要尽快落实送功的细节,跟同志的家里敲定好时间,市里的人已经准备出发了。”
“明白没”
“啥玩意”
“二等功”
曹德明愣了,抬手使劲锤锤脑袋,尽可能让自己清醒一些。
而后才带着一丝质疑道:“你说的是狮桥镇,兴隆村的陈默,二等功”
“嗯!对!!”
董国强站在跟前,很是淡定的点点头,对于老搭档的疑惑,他非常理解。
毕竟,陈默可是他俩两个多月以前,调查了各方面的社会关系,然后才送到部队的新兵啊。
这特么才进部队多长时间
年前一个三等功,说是竞赛获得第一,被授予的军功,当时都够让他俩震惊的了。
可谁成想。
这小子这么能折腾,仅仅过个年而已,又冷不丁的冒出来一个二等功。
要不是董国强在电话里,再三的跟军分区确定消息,连他都不敢相信。
主要是,这小子进部队才几天啊,甭说立功,能在部队真正的适应,已经算是速度挺快了。
“你等等,让我捋捋怎么回事。”
曹德明有些慌神的在门口,来来回回的走了两趟,身上都激出了一身冷汗,连带着脑袋都清醒了一些。
才开口道:“老董,你别拿我逗闷子,狮桥镇的陈默,又立了二等功,市里要求送功。”
“我怎么那么不信呢”
“你几把爱信不信。”董国强显然是没那么多耐心去解释了。
他越过老曹,从院子里将自行车推出来,停在门口。
“赶紧锁门去县里,军分区的人都快到了,你半天找不到人,送功时,武装部部长不在,你搞什么”
曹德明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反正是慌里慌张的把门锁上,跨上自行车,双腿用力蹬着脚蹬,跟在政委身后。
两人直奔县武装部。
一路上,曹德明都没明白,陈默是怎么在部队,这么短的时间内,能连续获得三等功和二等功。
要说三等就算了。
老曹好歹也是正团级干部,对于这种两个大单位的竞赛,或者年底评功评奖,带点辛苦性质的军功。
还不至于让他惊讶。
但二等功不一样啊,哪怕抛开所有的运气不谈,个人表现也绝对不能落下,条件综合下来。
一个刚进入部队的新兵,说得不好听点,根本不够格获得二等功。
“老董,市里说没说,陈默那小子是因为什么立的功”
曹德明加速蹬着自行车,追上前头的政委,开口询问。
“我也不太清楚,但办公室肯定是收到邮件了,抓紧时间看看,通知部门的人上班,今天要是能把送功的事敲定,就尽快搞定。”
“你先回办公室,我去叫下小王,让他通知人。”
武装部放假期间没有人执勤,本身也就是地方上的部门,总共也没几个编制名额。
曹德明骑着自行车冲进武装部,“哐当”一声,拉着后座把车子放在楼下。
两腿就跟踩着风火轮似的,噔噔噔,三步并作两步跑到二楼,从腰里取下钥匙,把办公室的门打开。
武装部这时候已经配电脑了。
毕竟九十年代的鹰城,还是挺牛的,硬件设施
来到大屁股电脑跟前。
曹德明拽过椅子坐上,摁开电脑,等待开机的时间,他整个人就激动的不行了。
刚才他听到消息时,那是不敢相信,毕竟立功又不是大白菜,哪能说弄就能弄来啊。
新兵去了部队,又是三等功,又是二等功,老曹都不用去部队那边打听。
光是想想就知道,这种兵,肯定会受到重点关注。
相对于部队里面的政策,曹德明可是相当清楚啊。
这两年部队一直在转型,想要打造出适应新时代的部队。
连带着,针对干部的培养,也开始更看重文化水平。
从今年士官军衔制改动,包括1994年取消转志愿兵政策,加上今年又取消志愿兵转军官的政策。
无一不是在预示着,部队开始重视高学历人才的培养。
陈默的底子,曹德明也清楚。
这可是高中生啊,有这个先天条件在,说不定能赶上这次的机会。
二等功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而陈默若是真能在部队闯出点名声。
也算是为老家的人,开出了一条路啊。
曹德明脑子还挺好使,就这么一回功夫,他也开始计划着去一高一趟。
把陈默的中途辍学,改成高中毕业,这种事本身也不难,并且也符合政策。
其实高二就没什么新课程了,有特殊情况,照样能拿到高中毕业证。
何况是高三,已经读了半学期。
当初武装部只是带人去开证明,方便转档案。
又不是删除学校的信息,父县的孩子有出息了,曹德明肯定惦记啊。
等电脑打开。
老曹看到市里军分区,转过来的邮件内容时,绕是他多少有点心理准备。
可看到陈默立二等功的前因后果时。
依旧无法避免的,愣在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