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出征的事就这样定下了。
他和沈知霜如今皆为皇帝,只要是他们共同做出的决定,朝臣们便无话可说。
事实上,他们的确毫无怨言。
沈知霜和李渊登基后,他们的成就,肉眼可见。
朝臣们自然看得出,沈知霜在治理江山方面天赋异禀。
她是个刚柔并济的女子。
很多人对于女子都有天然的偏见,认为她们优柔寡断,成不了大事。
即便沈知霜登基为帝,在一些管不到的角落,她还是要遭受很多人的口诛笔伐。
包括一些朝臣,在最开始,都对她带有轻慢之意。
然而,等到与她同朝论政,他们才真正见识到她思维的缜密,暗藏的智慧。
她剖析时局鞭辟入里,无论政务如何繁杂艰难,她都能从容应对、处理完美。
久而久之,那些臣子心中的轻视之心,便在不知不觉间,消散于无形。
在诸多决策上,沈知霜总能展现出令人惊叹的魄力。
若是太过果断,又会显得刚硬。
可沈知霜非常懂得如何以柔性加以调和,使得每一项决策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才过了多久,沈知霜已然深受百姓爱戴。
谁都明白一个道理——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
新朝初立,必然要施惠于民,稳定社稷。
只有让百姓满意,才能开创更好的局面。
如何做到张弛有度,协调各方,又是一个难题。
事实上,沈知霜做到了。
如今,她已然受到众人认可,成为了名正言顺的女帝。
她曾奔赴战场,持刀杀敌;回到朝堂,她处理政务,同样成绩斐然。
至于李渊,更是不必多说。
从一开始,起义的人就是他。
他用兵如神,战无不胜。
李渊麾下数十万兵马,无一不对他心悦诚服。
在他的兵马眼中,李渊便是当之无愧的战神。
像他这样的军事奇才,若是真将时间耗费在繁杂的政务上,才是暴殄天物,踹了老天给的饭碗。
所幸,李渊要是去打仗,也有沈知霜撑着,他可以尽情施展天赋。
他们二人相互支撑、彼此依靠。
正是由于他们的默契配合,才有了如今朝政的井然有序。
很多人都暗叹,两位一同治国,才是百姓之福。
李渊要出征,几个孩子们谁都没有阻拦。
沈知霜的教导非常有用。
孩子们都很清楚他们的爹身上的重任,作为传承者,他们应当做的是大力支持。
“爹,我能不能跟你一起去!”
李珩和李筠慢慢长大了,他们也逐渐展现出了不同的性格。
就好比李珩,天天就喜欢看人舞刀弄棒,看别人练武,连眼睛都拔不出来。
李渊早已给他了找几个武学师傅先练着,基础就得从小奠定。
他们的大哥李谨,早就开始练武了。
李渊的孩子必须要文武双全。
要担得起重任,首先自己得有本事。
然而看到还没有膝盖高的小儿子要跟他一起上场杀敌,李渊还是忍不住笑了。
“我这次先去,等你长了本事,没人拦你。”
李珩瘪了瘪嘴,没好意思说话。
因为他知道如今自己短手短脚,的确没什么大本事。
“您放心,我一定好好练武,让您刮目相看!”
李渊又笑了笑。
随后他又对李谨和李筠嘱咐了几句。
最后,他才看向沈知霜。
此时晴空万里,日光突破云层,将金光倾洒而下,为战士们的战甲镀上了一层金边。
他们每个人看上去都神采奕奕,就如同即将出鞘的利刃,仿佛随时能斩开一切。
李渊深深凝视着沈知霜,温柔地吐出两个字:“等我。”
沈知霜颔首,对他露出一个笑容:“我相信你。”
两人的默契,让一切都在不言中。
“出发!”
战鼓雷鸣,号角震天。
李渊一声令下,大军浩浩荡荡向着战场奔赴,透露着一往无前的气势。
沈知霜看着远去的大军,心情平静,眼神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