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秦王带剑闯宫(1 / 2)

第289章秦王带剑闯宫

太极宫。

李世民匆匆从同州长春宫驰归,直奔太极宫。

“陛下,秦王闯宫,”

一名内侍气喘吁吁的跑进殿禀报,李渊腾的站起来,“二郎回来了”

“秦王不顾宫禁,连刀都没有卸就闯过宫门了。”

“二郎带多少人”

“就秦王一人。”

李渊听到这,重新坐下,

李世民的声音在殿外响起,“儿臣求见父皇!”

殿中,李渊捋须,没理。

李世民又在外面禀奏求见,李渊仍不理。

李世民喊了第三遍后,直接就推开门口的内侍,闯进殿中。

一身紫色团龙绫袍的皇帝坐在榻上,半边身子倚着凭几,表情严肃,他看着儿子的腰间还没解去的佩刀。

冷哼了一声。

“今日监门校尉何人,秦王带刀入宫,监门校尉严重失职,罪当死,传旨,将监门校尉立即处死!”

李世民这才发现自己匆匆进宫,还没有解去佩刀。

“父皇,儿臣在长春宫听闻刘文静被判谋反,已经押入牢中要入后问斩,还抄没了他的家产,儿臣匆匆回京,一时心急,忘记解佩刀,请父皇能够宽恕监门校尉!”

李渊凝视儿子,

片刻后转头对殿中监卢宽缓缓开口,“立即处死当值监门校尉,并抄没其家,妻女没入掖庭。”

“父皇!”

“秦王当称朕陛下!”

殿中气氛一时凝重,李世民脸涨的通红,李渊一双眼睛无比锐利。

殿中监卢宽上前,“请大王解剑!”

李世民将剑摘下交给卢宽。

父子俩就那样对视着。

“秦王,你身为朝廷尚书令、太尉、右武侯大将军、雍州牧、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蒲州总管,

佩剑闯宫,意欲何为”

卢宽在旁边替李世民求情,“秦王只是误带刀入,非有意闯宫,还请陛下宽恕。”

李渊冷哼一声,“此事稍后交由有司议论,”

“现在朕回复你刘文静的事,他是太原元谋功臣没错,也向与你交好,但他现在谋反,就当诛!”

李世民跪伏:“陛下,当初太原起兵,刘文静是元谋,后来更是出使突厥,争取到突厥的支持,这才能放心南下无后顾之忧。

而他身为大将军府司马,是他最先向陛下提出的‘乘虚入关、号今天下’的战略,我们东和李密、北结突厥,招揽兵将,攻取关中,也正是凭此战略,才能抢占先机。

刘文静还率军在潼关击败桑显和,俘虏屈突通,平安新安以西地区,为我大唐入关扫平道路,立下赫赫战功”

“够了!”

李渊喝止儿子。

“刘文静谋反一事,证据确凿,朕亲自定的罪,你就不要再提了。”

“陛下曾赐太原元谋功臣十七人铁券,刘文静获恕二死特权,儿臣请父皇赫刘文静一死!”

“谋反不在铁券恕死之列!”

“陛下,刘文静是开国功臣,如今开国才两年,就因一个失宠妾侍将他酒后醉话告发,就要说他谋反,要处死,这天下人怎么看大唐,怎么看陛下”

“朕做事不用你教,刘文静朕杀定了,谁劝也没用,朕可以让他活到秋后九月再行刑!”

一阵僵持后,

李渊让儿子坐下。

叫卢宽给两人倒了一杯茶。

“你先退下。”李渊对卢宽道。

殿中就剩下了父子二人。

“刘文静此人,朕忍他很久了。当初时机未到,朕一直不愿仓促起兵,可你和刘文静左劝右劝,一次次的逼迫朕提前起事,结果什么都没准备好,

你大哥四弟五弟,还有你三姐她们都不在河东,五郎智云因此被擒杀。”

“还有当初刘文静坚持主张朕向突厥称臣,数万突厥南下攻打太原,是朕把所有城门打开,设下空城计,这才吓退突厥人,

我起兵之初要拥立隋帝,打隋的旗号,始毕可汗却非要朕称帝他才支持,朕不同意,刘文静居然跟突厥人穿一条裤子,发动兴国寺兵闹事,逼迫朕答应突厥,否则就不跟随朕起兵。”

李渊对刘文静不满的地方还有很多。

当李世民听到皇帝跟他说出这些话时,冷汗直冒。

父子俩人都清楚,当年李渊身边的儿子只有李世民,建成元吉在河东。李世民劝李渊起兵劝了四次,刘文静劝了五次。

甚至后来谋划先向突厥称臣以换取突厥支持,这事也是李世民谋划,刘文静在外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