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狼真的来了(1 / 2)

第276章狼真的来了

“一月铸钱三万六千贯,耗铜二十余万斤,竟获利九千贯!”

殿上,

李渊笑容满面,那一脸的褶皱如涟漪绽放。

铸钱居然有这么大的利,宜寿钱监既安置了司竹园南山几万流民,又还有这么大利润。一个月九千贯,一年岂不是十万贯

“朕说过,你要是新钱铸的好,朕到时赐你一个铸钱炉,许你自行铸钱。现在朕兑现承诺,李逸,朕赐你一个铸钱炉!”

李渊豪爽大方,当下赐李逸一个铸钱炉,使他拥有合法铸币权。

“裴监,朕也赐你一座铸钱炉。”

皇帝又给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还有齐王李元吉这三个嫡子,也一人赐一座铸钱炉。

一口气赐了五座铸钱炉出去。

刘文静跪坐殿下,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脸色有些难看,眼睛盯着裴寂,很是不平。

“从今起,禁行恶钱。”

皇帝命令以后诸市,市署官吏负责禁止恶钱,有以恶钱交易的,买卖双方都要处罚,恶钱必须向府官兑换好钱,或是由官府用绢兑换。

而前朝官铸钱,则暂时放缓一些,可以交易,也可以按官府规定比例兑换新钱。

京师两市,以及诸州市场上,都要张榜,置开元通宝样钱,那些恶钱,不得再入市交易,违者必严惩。

恶钱交易,杖刑。

而私铸恶钱,死刑。

凡天下诸州出铜铁之所,听人私采、官收其税,鼓励民间采矿,可又禁止私人买卖铜料和制造铜器,

民间仅限制作铜镜出售。

民间可以开采铜矿,但朝廷征收矿课后,其余的铜料,也必须全都卖给官府,不得私自买卖。

“禁铜令!”

一边是钱荒,天下缺钱,一方面又是铜器、佛像等铸造用铜巨大,甚至因为铸铜器的利润大,使得销钱铸器,毁钱铸佛等盛行,越发让钱荒严重。

现在李渊和宰相们看到铸钱有这么大利,于是都有心要加大铸造新钱规模,

禁断恶钱,回收旧钱,禁铜也势在必行。

获得了一座铸钱炉的李逸,收获不小。

但他现在没有铜料,

如果能有充足的铜料,一座铸钱炉按如今的技术,全力开工下,一年能铸万贯,可获利两千五百贯。

可问题是朝廷都缺铜料,哪会有铜料给他。

而现在朝廷新的铜矿开采政策,也只是允许民间开采,可采出来的铜都得由官府收购,不得私自买卖。

这简直是两头堵,李逸就算自己去开采铜矿,这铜也不能用来铸钱,他还是得在朝廷手里购买铜料。

宜寿钱监一个月给李渊赚了九千贯,李渊很高兴,高兴之余当然得弹琵琶,于是拉着裴寂,老哥俩北海泛舟,

君臣自弹自唱,好不痛快。

一曲毕,

李渊饮着美酒,感叹有些美中不足的是这么赚钱的铸币,居然铜料不足而停工了。

“益州多产铜,可在那边多开矿采铜。”裴寂建议。

“远水难解近渴!”李渊捋须。

“那就市场收恶钱,恶钱回收熔炼重铜,铸造新钱能获一遍利,回收恶钱时还能得一遍利,如此反复,则能不断铸造新钱,市面上恶钱也会越来越少。”

“此言甚是!”

“来,再弹一曲。”

次日午间,

东西市鼓声中开市,

今日两市中多了许多武侯,

市中心的市署衙前,还张贴了新的榜文,还挂了一串黄中带点白的新铜钱。

市署吏大声的喊着:“此乃朝廷新铸钱,名为开元通宝,千钱重六斤四两,每十钱重一两,

隋开皇五铢,两钱换一个新钱,大业五铢,五钱换一个新钱。

其余鹅眼等恶钱,十个换一个新钱。

今日起,禁恶钱交易,违者杖刑,私铸恶钱者,处死。

恶钱必须来市署换取开元通宝新钱,或是换绢。

前朝官铸钱,暂时仍可交易”

市吏带着武候全天巡查两市,一经发现恶钱交易,立即处置。恶钱强制兑换新钱,并且公开杖刑。

悬挂在榜前的开元通宝,

金灿灿的很好看,

但大家一听,肉好钱两个才能换一个新钱,大业白钱更是五个才能换一个时,全都变了脸色。

有人在人群中喊道:“这是抢钱!”

至于鹅眼等小钱,十钱才换一钱,大家更是难以接受。

许多人干脆连生意都不做了,捂紧钱袋,赶紧离开市场回家。

一夜之间,

长安贵族官员之家,都接到了一道旨意。

朝廷正式颁布《禁蓄钱令》,规定私藏钱不得超过五千贯,超过部份,限期一年内处置完,对于王公,特别开恩,允许两年内处置完,

违者,按照官职大小,处以不同的罪刑。

同时规定,十贯以上的交易,必须兼用绢帛。

这旨意颁下,

京师沸腾,

所有人都在为朝廷的开元通宝而扰动,唯有李逸云淡风轻。

反正他这个铸钱使,提前把家里的铜钱全都光了,不管朝廷要怎么兑换旧钱,也抢不到他头上来。

朝廷还是会抢钱的,

铸一千钱,成本七百五,利二百五,百分之三十三的利润。可兑换旧钱、恶钱,又还有很大一笔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