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耽美 > 史前部落生存记 > 第315章 铜钟(二)

第315章 铜钟(二)(1 / 2)

这个问题熊洪也自然要考虑到,听完熊山的疑惑,他接着解释道,“这个倒也简单,浇铸之前,将内外两个模具的位置都在地面上标记出来,浇筑时,将固定好的模具外面再加固一下,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钟的厚度不一致的问题。”

“另外,现在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在内外两个模具中间,用陶土先做一个泥钟出来,按照制作瓦片的办法,将泥钟分割成小块,这样厚度经过调整,就能够保证一致,再用外模覆盖一遍。”熊木在一旁接口道,

“这样的话,浇筑时去掉中间的这层陶钟,内外两层模具,形成的空间,就是钟最终的形状。这样的话,我们的工作量也小很多,也更不容易出错。”

“没错,因为中间的陶钟被切割成很多小块,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些小块的部件上进行修饰,再以此来调整内外两层模具的形状,”熊山双眼发亮,这种拼接的办法用来制作大型铸件应该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如此一来,不管铜钟哪里需要调整,只要先做好这个陶钟就可以。”

如此巨大的铜钟,即便是现在的熊部落,也没有一次性浇铸成功的把握,自然要尽可能好地设计一下模具,争取提高成功率。

熊洪曾经看过这种铜钟的铸造办法,浇铸反而是最简单的一步,最难的反而是看似最基础的制作模具。

这个时候熊洪便怀念起后世的蜡来,要是部落现在有办法寻找、提炼出蜡,这样就能用失蜡法来进行雕刻和浇铸了。

不过失蜡法成本高昂,技术要求极高,即便是有了很多的蜡,熊洪一时半会也掌握不了这样的技术。

并且熊洪不知道的是,现在熊山和他研究出来的内外范浇铸的方法,在后世被称为范铸法,效果也非常不错。

思路有了,接下来就是按照计划来制作了。

在熊洪的指导下,这几天,内部泥范的进展很快。本质上,内芯的“范”就是一个实心的大土块,其中最难的地方,也不过是对外表的修整,在上面刻上一些字、图案。

只要保证陶土围绕着作为圆心的木棍,在相同高度上陶土的厚度相同,就能保证内芯没有偏移。

制作、等待内芯阴干的同时,熊木等人也探讨着,如何保证同时冶炼出近五千斤铜汁。

熊木等人很清楚,这么大的铜钟,必须要保证一次性、快速地将铜汁浇铸进去,间隔的时间也要很短,哪怕是一锅铜汁只隔了片刻再加入,也很容易造成铜钟的各个部位受热不均,铸造好之后就很容易出现裂缝。

为此,他们还用一些小一点的泥范,来验证了铜钟的浇铸过程。为此消耗掉的泥范和铜汁不在少数,好在泥范虽然是一次性的,不过青铜器倒可以再次扔回炉子里熔炼。

“炉子临时再盖几座,这样就能一次性熔炼出来两千斤的铜汁,”熊山跟冶炼坊的族人们讨论着具体的办法,并征求熊洪的意见,“而第一次熔炼出来的铜汁,需要额外将它们放在保温炉里进行存放,防止他们凝固。”

好在青铜的熔点要比纯铜要低,大概只有八百度,光是烧砖的窑温就差不多,对能掌握冶炼铁矿石的熊部落来说,制作个保温炉倒是问题不大。

熊洪也同意增加冶炼坊熔炼炉的数量,随着部落规模的扩大,铁矿石、铜矿石等金属的熔炼需求也越来越大,光靠现今的几个炉子,难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是时候扩大冶炼规模了。

熊洪计划,在铜钟浇铸之后,就开始让熊山扩大人手,培养更多的“冶炼”人才,从事部落的“重工业”。

“接着是浇铸的问题,必须按照次序将铜汁浇铸进模具中,而且时间越短越好,”熊山感觉有很大的压力,但仍旧冷静地跟周围的工匠们安排任务。

“这就需要我们这些人,每个人都要负责一个炉子的铜汁,而且每一队族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快速地进行浇铸。”

周围的匠人们沉默地看着熊山,他说的没错,这种浇铸,间隔越短越好,这就要求他们,第一锅铜汁浇铸下去后立马要浇第二锅,中间留给他们的时间很短。

这不像是浇水,一锅铜汁都至少重500斤左右,需要六到八名族人抬着沉重的坩埚,将滚烫的熔化的铜汁从炉子里抬到浇铸口,再快速地浇铸进去,这个过程中,需要一个队伍密切配合,不能犹豫,也不能急躁。而后面的队伍也要接上,不能有丝毫的迟疑和耽搁。

这种配合,就需要整支队伍配合的十分默契,几乎不能有一点错。

而熊洪其实更担心,在浇铸的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