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狱侦耳目(2 / 2)

“张明辉二人已经给警方提供了一条线索,那就是王敏敏下车之前对二人说过要打车去找朋友,那么,该不该对出租车进行调查呢?可是侦查人员并没有顺着这个疑点进行调查,这个证据被排除,作为不能排除叔侄两人作案的反证。案件没有物证,只有口供,甚至还有很多疑点,并没有形成一个封闭完整的证据链。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死刑,只有口供没有物证不能定案。而有充分物证,没有口供,也就是说罪犯咬死不承认的,也可以定案。讲究的就是一个闭环的逻辑推理。但作为律师,我们只能去争取,没有能力去改变或者影响判决结果。从一审到二审,张明辉被判处死缓,而其叔叔也被判了十五年徒刑。”

挂了律师的电话,张明辉的叔叔张攀也来到了张明辉的家里。

张明辉就给叔叔张攀做了介绍,告诉张攀王萱和穆雨晴是巡视组的人,来家里了解情况的。

张攀千恩万谢,王萱就让他坐下说话。

王萱说:“我们正想找你了解一下去看的,你来了,正好,给我们说一下,你在监狱里的情况和你申诉的过程。”

张攀听王萱问到这里,不免两眼落泪,往事不堪回首。

但张攀还是抹了一把泪后说起了那一段经历——

自法院宣判后,张明辉和张攀都被送往了新疆去服刑,但不在同一个监狱。

在狱中,张攀一直写材料为自己申诉。他始终相信法律是公平正义的。

也就是案件发生后的第三年的3月18日,一起黄淮省夕阳市出租车杀人案件在央视法治栏目上播出,张攀看到了这个报道心头一震,自己被冤枉的案件和夕阳市这个出租车司机杀人案件何其相似?

凶犯作案的地点都在夕阳市,都是年轻女子被掐死后抛尸,尸体全身赤裸。王敏敏在下车前说要打车,是否就是同一个出租车司机作案?这个电视节目中提到的出租车司机曹立峰有重大嫌疑。

张攀内心里总觉得自己的冤案就是这个曹立峰做的,带着希望,他一次次向公安机关报告自己的怀疑,并要求鉴定、比对曹立峰的dNA资料,但夕阳市警方未予理睬。因为监狱中喊冤的人太多了,但是大部分都是子虚乌有。

就这样又过了三年,张明辉和张攀二人在电视上同时看到了黄淮省白鹤市一个灭门血案的罪犯马玉华被无罪释放的报道,其中提到了马玉华的有罪供述就是一个名字叫燕连福的牢头狱霸给代写的。每次提审后说过什么话,燕连福都一清二楚。张明辉对这个燕连福的印象太深了,就是这个名字叫做燕连福的在法庭上的证词,才落实他们强奸杀人的罪名。叔侄二人都怀疑这两个案件的燕连福是同一个人。随即向住监狱检察官反映此事。

没想到叔侄二人的这一发现,真的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使真凶暴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