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专业化(2 / 2)

“你有这么多钱?”

“借的。”蒋震廷勾了勾嘴角,似乎借20亿美元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件小事。

“借这么多钱买一个唱片公司?”麦当熊听了这个理由,更加的不可置信了。

借钱是要还的,而且还要付利息,这么大一笔钱,每年的利息都得要多少?

这样的大笔资金,利息就算再低,一年至少也需要几千万美元。

一个唱片公司的净利润,能把这些利息赚回来吗?

“没事,干两年就赚回来了。”蒋震廷倒是想得很开。

现在红星电子的产品利润很高,一年能的利润有十几亿美元。

再加上红星影业的利润,以及其他包括台积电、阿斯麦等公司的投资。

一年的利润差不多能接近20亿美元了。

不过因为现在红星集团还在快速的扩展阶段,赚的钱基本都又再度投入了进去,所以公司现金流并不充裕。

而这次在借20亿美元之后,蒋震廷也正式从富翁变成负翁。

麦当熊当然相信红星集团可以很快把这些钱赚回来,但他还是好奇的问道:

“为什么非要收购这个唱片公司?我们在音乐上应该没什么业务吧。”

“熊哥,这你就错了,我们在音乐上的业务可多着呢。

电影难道不需要音乐?游戏难道不需要音乐?我们的艺人也需要音乐来打开市场啊。

这种专业的事,还是需要一个专业的公司来解决。”

在香江,因为特殊的环境因素,影视公司和音乐公司的界限是很模糊的。

除了周星星这种唱功实在拿不出手的,香江艺人们几乎都是演而优则唱,唱而优则演。

就连程龙都要出几张专辑,来音乐圈赚点钱以及捞些粉丝。

而哥哥和梅姑更是歌星出道,在演员路上也平步青云的典范。

再加上香江像无线、亚视这样的电视台,同时兼具音乐部门和制片部门。

所以香江的制片公司和唱片公司在制作人员这部分交叉是十分严重。

这也使得音乐公司在香江很难显示出其专业性,似乎就是一个能帮忙发唱片的作用而已。

但在美国,由于面对的市场更大,所以公司的规模也就越大,竞争也越激烈。

为了生存下去,公司就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专精下去,这也使得公司专业划分的更清晰。

艺人也同样如此,歌手只靠唱歌就能赚足够多的钱,加上激烈的竞争,他们更需要在唱功上不断精进,而不是跨行业捞金。

在美国,制片公司、游戏公司也基本是把音乐部分交给这些专业的音乐公司来解决。

两地的这些区别,主要还是面对的市场规模不同导致的。

现在的红星集团要面向全球市场,自然也需要采用这种更加专业化的经营模式。

麦当熊也是一点就通,虽然依旧觉得这代价太高了,但他还是选择相信蒋震廷的判断:

“你是老板,你说了算,我这就去组建收购团队。”

“嗯,如果事情棘手,可以找卡尔·坎伊问问他的意见。”蒋震廷又想起这个华尔街的狡猾饿狼,

“只要保证我们的支出在计划内,不用管他能赚多少钱。”

“好。”麦当熊也点点头。

收购业务,放着卡尔这么个专家不用,确实有些浪费,虽然这个专家收费很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