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枣得枣请查收(1 / 2)

本书于2022-08-09有了灵感,写下了初版简介;于2022-08-26发布;于2022-12-14签约成功;于2023-06-01结束全部故事,共约56.5万字。

现进行自我总结。

一、作品数据

评分:现最高评分为7.9分,与我的第一部未完结作品9.2分(目前)相比,有较大差距。

完读:10万字、20万字完读较第一本稍有进步,30万字、50万字完读不如第一本,两本书类型稍有区别,故不好比较。

目前累计阅读人数为64387;累计加入书架数为22455;累计评论次数为2178;累计催更人数为2607。

咨询得到的来自编辑的分析:数据尚可但不高,整体在很均匀地流失读者。

对于作者而言,收入可以体现数据。这本书3月、4月和5月都是每日两更(除去每月一次请假机会),因为这本书的主要收入就是我的全勤,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必须全勤来得到收益。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的一部分文字稍显拖沓,在此致歉。

二、读者感受

现已收集来自十位读者的反馈,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

多数读者为通过平台推荐阅读本书,认为角色间的爱情、友情和亲情很有感触,另外还有“白玫瑰之心”“人性”等关键词;认为关于机器人的描述,和沈渡离开的剧情稍显无聊等。(这里大家都是很真诚地在写自己的感受,每个人的主观感受肯定是会不同的,大家对我也很好,给我留了很多夸赞,每句建议上也都给了我夸夸,我不好意思在这里举例,但是说明一下,大家如果觉得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不一样是正常的,我们要允许不一样的声音出现哦,而且你们的每一种声音对我而言都是帮助!)

三、作者反思

这本书的灵感其实是和还有一本没有写的书的灵感是一起来的,两本都是“穿书”,但都有不同。我选择先写这本的穿书,是当时觉得这本的剧情更简单,而且还是现代,应该比较好把控,所以就先选择了这一本。

最开始的时候,我也确实觉得很简单,因为那个时候,我的脑洞还没有那么大。我知道我要写的是一个伪穿书的故事,但是那个时候,我的脑海里还没有“机器人”和“白玫瑰之心”的设定,云度那个时候甚至在我的脑海里并没有给他想名字等等,那个时候我要写的是三个人之间的故事,就是围绕沈渡、楼初弦和沈雾。

所以我一定要称“代号白”“代号云”“白玫瑰之心”为我的意外之喜。那时我写着写着有了更大的脑洞,我很激动,但也纠结,要不要这样写,我的文笔和叙述剧情的能力,可以掌控得住吗?会不会创死读者?

我没有纠结很久,因为我没有时间纠结,这本书我必须保持每日两更才有稳定的收入,于是我就一边写,一边继续完善我的脑洞,和朋友说我的脑洞,她说很震惊,但是有点绕。

确实很绕,一度把我自己这个作者绕晕了。因为我从三个人的故事,写成了四个人的故事,后来又写成了六个人的故事,最后又写成了八个人的故事。

沈渡、楼初弦;云度、沈雾(千雾);秦折、陈白;林离、阿璃。他们共同构成了这个故事,越写越多,是因为我一边继续往下写,一边检查我的逻辑是否合理的时候,一度陷入自弃,觉得自己圆不回来了。我选择的方法是加人物。当我觉得这个人物无法在他自身人设的逻辑下来使得我的剧情合理的时候,那我就增加人物,新增的人物是新的,他怎样做都是合理的,因为我没有给他定性。

在这里再次给大家道歉,我的脑洞来得太迟了,要是他在我开书的时候就有了的话,我想,我会把故事讲得更好更精彩更吸引人,而不是在某段时间突然间陷入无聊的剧情(那个时候我可能自己正陷入逻辑自查中,只能更新一点简单的剧情);我太大胆了,在脑洞来临的时候,其实我应该在那时就做好准备,而不是一边写一边疯狂补,不知道你们看的时候的感受是什么,或许你们都不知道我这个作者是如何像修墙一样疯狂找水泥bia上去。

还好我找到了目前我觉得是我可以想出来的一套逻辑链,其中就包含着我上述所提的意外之喜。当我偶然发现陈白的“白”和云度的“云”,刚好就是“白云”,我惊喜;当我发现自己曾经写的一个剧中剧,就是那个后来被我命名为“白玫瑰之心”的故事没有具体写是谁创作的时候,我惊喜……

于是,有了所有的,上述八个人的故事。

现在发现,这就像是传统艺术中的“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