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老杨啊?你啥时候到学校啊?”
“对!我和卫红都已经在学校了,就差你一个人了。”
“咱们科大铁三角要是少了你,那还叫铁三角吗?”
“行行行,明早我和卫红去校门口接你奥!”
听闻杨邵武明早就能顺利返校,挂断电话之后的黄学锋立马喜上眉梢!
垫底的终于回来了!
不能只有我一个人遭罪啊!
“学锋,你一个人在那边嘀嘀咕咕啥呢?”
“来,上道!陪我跑两趟,我看看你这一个假期,有没有退步。”
可能是终于要“脱离苦海”的缘故。
黄学锋显得心情很好,乐呵呵的应了一声,便走到了障碍场的起点前,和赵卫红肩并着肩,蓄势待发。
比较令人诧异的是,林静疏此刻,并没有跟在赵卫红身旁,而是被她的导师叫走了。
赵卫红的双学位研习,要等到大二结束后,才会正式开始。
相较之下,这个学期便要正式开始攻读两个学位的林静疏,在理论学习上的任务,无疑比赵卫红还要繁重。
再加上赵卫红要准备jun运会的缘故,这对刚刚确认关系的小情侣,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注定是聚少离多。
对此,不管是赵卫红,还是林静疏,都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寻常的“单军家庭”,一年到头便只有休假的几十天,才能与亲人和伴侣团聚。
聚少离多,已成常态。
更何况他们两个这种“双军家庭?”
要不是组织上专门考虑到了这种情况,有着完善的配套政策,解决这类家庭子女的抚养,教育问题。
不然等到赵卫红和林静疏将来要是有了孩子,就得给他俩愁死。
赵卫红要带兵,林静疏要搞研究,哪个都不像是能腾出手来带孩子的模样。
幸得有组织上给予的“福利政策”,才让赵卫红和林静疏能够毫无后顾之忧的在一起,并且在成家之后,依旧能够不受影响的为祖国和人民,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只不过,纵使政策再好,待遇再高。
长时间的分别,那是避免不了的。
如果不能提早解决,或者说适应这个问题。
赵卫红和林静疏的这段感情,只能是昙花一现,结不出什么果实。
万幸。
赵卫红和林静疏,都是很纯粹的人,也是很坚定的人。
比如赵卫红,他就坚信着“每一次的离别,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重逢。”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还能时不时的见上一面,那简直就再好不过了。
这个让无数军人,在感情道路上屡屡受挫的致命问题,对于他们两个来说,从来都不是什么障碍。
只能让他们两个对能够“黏”在一起时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倍加珍惜。
不得不说。
赵卫红和林静疏的这种相处方式,或者是恋爱方式,很有点“复古”的味道。
也难怪魏副首长,还有晏文渊这些“老资历”,对他们两个的事情如此热衷。
或许,是赵卫红和林静疏的这段关系,让他们想起了那段燃烧着热血与激情的年月,想起了那个曾经青春洋溢的自己。
而林静疏的离开,也让自打返校后,便一直都在猛吃狗粮,备受打击的黄学锋,自在了些许。
站在熟悉而又陌生的跑道上,黄学锋竟是产生了一种自己能够和赵卫红,一较高下的“错觉。”
然而远处传来的一道声音,将黄学锋重新拉回了现实,也中断了这场还没有开始的切磋。
“卫红,校长让你去趟他办公室。”
“是!”
“学锋,你先自己练着,我去去就回。”
闻言,黄学锋没开口,只是非常潇洒的挥了挥手,目送着赵卫红的背影脚步匆匆,直奔主楼而去。
上晏文渊的办公室,对赵卫红来说,已经和回家没什么区别了,闭着眼睛都能找上门。
轻车熟路的来到校长办公室外,赵卫红正欲敲门,便见办公室的大门敞开着,就像是在等候着自己的到来。
“来了?”
“不跟你说了吗,到我这不必讲究那些繁文缛节,直接进来就行。”
见赵卫红到来,晏文渊立马起身,将赵卫红迎了进来。
随即晏文渊更是亲自动手,给赵卫红泡了壶茶,脸上还始终带着一缕挥之不去的笑意。
见此情景,赵卫红不由得笑着问道。
“校长,您今天这是怎么了?这么开心?”
“难不成是有什么大喜事?”
闻言,晏文渊咧着大嘴,嘿嘿一笑,心说可不是有喜事么!
终于等到了赵卫红和林静疏这两棵“铁树”,确认关系。
对于晏文渊这位最早的“红静党”来说,难道不是天大的喜事?
念及于此,晏文渊迫不及待的就想打听打听赵卫红和林静疏,相处的怎么样。
可话到了嘴边,晏文渊又想起了魏副首长的叮嘱,让他少打听这些事。
魏副首长的威严,自是不必多说。
是以,纵使心里急的是抓耳挠腮,恨不得立马就向赵卫红问个究竟。
迫于魏副首长的“压力”,晏文渊也只能无奈的向赵卫红,聊起了正事。
“看看这些文件。”
闻言,赵卫红敏锐的注意到了晏文渊话语中的重点,饶有兴致的挑了挑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