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借力打力(1 / 2)

第512章借力打力

虽然凭借着自身的智慧,撬动了天下世家豪强、破解了困境,但是麾下八十万人口的孙权依旧远远弱于人口近两百万的刘范。

如何再度另辟蹊径、弯道超车,孙权心中已有腹稿。

东南之地如今是属于部落联盟向集权国家过渡的阶段,原始部落制、奴隶制与封建萌芽并存。

中央集权相对落后。

所谓的国家,实质上更像是一个个部落的联盟。

刘范对此并不觉得有什么,因为他不擅于政治,而且拥有平推的能力。

而孙权麾下可是缺少像样的军队,除了孙策提供的五千兵马,其余世家豪强资助的士卒素质比土匪强不到哪里去。

因此,孙权在发现这一点后,敏锐的察觉到了可以操作的空间。

所谓的联盟,其实是最脆弱的存在,因为每个部落都是独立的主体,都有着自己不尽相同的诉求和想法。

中原诸侯抵抗田泽屡屡战败,这一点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而东南之地的这些部落,孙权觉得都不配被称之为势力,完全是一盘散沙,最关键的是,这些人根本没有中原诸侯的智略,但凡拉出来一个村长干的都比他们好。

这么多的蠢货组成的联盟,算计起来,实在是太简单了。

孙权有无数的方法能够玩死这些人。

但考虑到眼前的局势以及效率问题,孙权直接选择了最简单的一种。

阳光洒在新开辟的聚居地上,百姓们忙碌地搭建房屋、开垦农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孙权身着便服,穿梭其中,观察着人口安置的进度,脸上虽带着微笑,可眼神中却透着几分思索。

有田泽珠玉在前,天下诸侯对于治理的方法和标准都已经有了新的概念,并在积极的效仿和靠拢。

其中孙权就是典型。

他最是清楚的感知到,按照大齐的方法,能够最大程度的集中民力、提高效率,最关键的是,能够很好的实现集权。

基本不出现被治下的地方势力“反胁迫”“软抵抗”的情况。

这对于孙权而言,无疑是最有吸引力的。

想要借助世家豪强的力量,不代表就要如以往的大汉一样向世家豪强妥协。

只需要稍微宽松一些,比其他诸侯强就可以了。

这其中的空间、尺度,需要孙权去不断的摸索尝试。

好在孙策对于孙权是非常疼爱的,在治下文武基本不能动的情况下,依然给孙权配齐了两文两武辅佐。

文有老成持重的孙邵和堪称全才的诸葛瑾。

孙邵是历史上吴国的首任丞相,足以执掌东南政务。

诸葛瑾非但长于外交,内政、军事等,什么都懂一些。虽然这些方面远不及其弟的懂“亿”点,在人才济济的中原显得颇为中庸,但在东南之地,就是全才。

武有忠勇仁厚的陈武和颇具帅才的吕蒙。

陈武作为江表十二虎臣之一,所向无前。

吕蒙更是潜力无限,在周瑜的有心调教下,已经初露狰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