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罗总就把这些意见和庞承功做了简单的介绍。
“目前,我们东北所以及目是我们所未来几十年内的大项目,关于这个项目,我们十分支持庞司令你提出来的意见,那就是利用外贸机型的名头,进行我们自己国内隐身飞机的打造。”
这些是之前庞承功和罗总提出的建议,而且东北所也有类似的想法,接下来,罗总继续说道:
“我们分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有的同志认为,我们应该首先着重发展陆基型号,换句话说,也就是空军型,毕竟我们目前的技术还有些薄弱,目前我们还没有真正达到过任何一款隐身飞机,而且我们的舰载机也没有完成最终的定型,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把舰载机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定位,那么它的研发进度,势必会拉长,对于我们很不利。”
接下来的话,罗总没有细说,但是意思表达的已经很明确了,这款利用外貌机型的壳子,最终的目的是重新获得军方信任的中型隐身飞机,如果想要得到军方的青睐,那么它的成熟时间至关重要,毕竟根据他们航空系统内部的消息,我国的第一架隐身飞机有希望在两年内试飞。
如果东北这里动作快的话,优先发展空军型号,那么他们首飞的时间也可能会快一些,这样也可以上级领导看一看,他们自筹经费发展的飞机同样不落人后。
“这样的想法很现实,毕竟相对来讲,我们陆基的型号不用考虑滑跃起飞、弹射起飞以及阻拦着舰的问题,这样一来,我们的集体结构不用太过于强调,相关的问题也可能就少一些,这样就可以很快的首飞。”
听着庞承功的这番话,罗总点了点头,毕竟庞承功说的对于他们这些搞飞机设计的人来说,是一个常识,因为舰载机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就是将前起落架换成双轮的,在后边加一个钩子这样简单,但是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样,如果将一款陆基飞机改成一架舰载机的话,它的复杂程度比打造一架新的飞机恐怕都省不了多少事,除了基本的气动外形需要考虑之外,尽管舰载机在进行起飞的时候会采用各种各样的技术,但是舰载机毕竟滑跑距离短,而且一旦着舰失败需要考虑逃逸复飞,所以一般来讲,舰载机的机翼面积比陆基飞机要大。
而且在降落的时候,由于舰载机保持一个较大的速度,他的阻拦索一定要结实,同时它的机体结构必须要加强,因为稍有不慎阻拦索和钩子的巨大拉力很可能会把飞机拽成两截。至于说起落架更是一个难点,因为飞机有一个相当大的速度砸在甲板上,所以起落架受到的冲击也是很大的,如果考虑弹射因素的话,那么前起落架也必须考虑弹射器的拖拽。
庞承功接着问道:
“罗总,除了这种意见之外,其他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