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众人齐心协力,一直忙碌到晚上9点多,所有收购点的山货全都装车完毕。
装好车后,全部在红旗公社收购点门口集合!
由于明天要早起赶路,卡车司机们纷纷都去郑江南安排的红旗招待所休息了,
就连郑江南挽留他们吃点夜宵再去睡,都被他们给婉拒了。
刘振邦和小河南还有张大龙,不用郑江南安排,就自动站在外面,盯着那七辆装满山货干的卡车。
而在红旗公社收购点的后厨,陆盛芳和陈钗妹则带领着几位妇女,正烧着大锅,准备煮粉干给大家当夜宵。
在收购点的大厅里,
郑江南、李其瑞、郭小奎、郑江厉、郑江真、张超、刘援朝、刘成强、刘强弟等人,围坐在一起。
张超和刘援朝对视一眼,率先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条,
由张超汇报道:“这段时间,翠溪公社的收购点,
拢共收来了苦菇干斤、牛肝菌干450、黄茶菇干360斤、绿茶1500斤、白茶850斤、黑木耳1200斤,
合计:应花费元,实际花费元。”
实际花费之所以会多于应花花费,是因为送来的山货干里头,
难免会有各种各样不合标准的山货,在后期的挑拣中会被剔除出来,这无法避免。
毕竟人家送过来的时候,由于时间问题,只能先大概的挑拣一下,无法做到每一个都经手一遍。
而三万多块钱的货物,才783块钱的误差损耗,这在一开始就约定好的合理的范围内,不算过分。
等张超汇报完,刘强弟也汇报道:“镇前公社收购点,共收购苦菇干斤、牛肝菌干350斤、黄茶菇干270斤,
黑木耳500斤,绿茶1700斤,白茶1250斤,一共应该花元,实际花了块钱。”
郑江南点点头,误差不到500块钱,镇前公社损耗的更少。
郑江厉笑着说道:“你们才收这么点?那你们就要好好努力了!”
张超不服气的说道:“江厉大哥,一个收购点两万多斤的山货干,这还不多啊?
难道你们红旗公社收购的山货干,比我们的多很多不成?”
郑江厉得意的点了点头:“那可不是,
我们红旗公社一个收购点,都差不多顶的上你们镇前公社和翠溪公社啦,
就这还是没算禾坪头村的,不然都得超过你们两家之和了。”
这下不止张超不服了,就连刘强弟他也不服了。
他笑着说道:“江厉哥,你没在吹牛吧?就你们一个点都能和我们两个点差不多?”
“切,你们还不信?”郑江厉从郑江真手里拿过整理好的数据,
大声说道:“我们红旗公社收购点,拢共收了苦菇干斤、牛肝菌干1300斤、黄茶菇干1002斤,
黑木耳1700斤、绿茶1350斤、白茶1588斤……应花费元,实际花费元!”
郑江厉每念出一个数字,众人就倒吸一口凉气。
红旗公社,这么屌?
大家都是同样的时间开始收购的,人手也差不了多少,可收购来的山货干,为啥会比红旗公社少这么多?
而且人家这数据,还是没有包括禾坪头村那7000多斤的山货干在内,(各种加一起)
不然岂不是一个红旗公社收来的山货干,真的就比镇前公社和翠溪公社加起来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