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奥斯曼帝国(2 / 2)

奥斯曼人最初只是一个突厥小部族,他们居住在中亚地区,后来迁徙至小亚细亚,并在此逐渐发展壮大。

1453年,奥斯曼帝国成功消灭了拜占廷帝国,随后将首都定在君士坦丁堡(后世土耳其历史名城伊斯坦布尔),并以东罗马帝国的继承者自居。

这使得奥斯曼帝国不仅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还融合了伊斯兰文化,东西方文明在这个帝国中得到了统一。

在16世纪,苏莱曼大帝统治时期,奥斯曼帝国达到了鼎盛。

其领土在17世纪时更是扩张到了最高峰,成为这个时期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它的领土包括巴尔干半岛、中东及北非之大部分领土,西达直布罗陀海峡,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今之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南及今苏丹与也门。其海军还掌控着地中海。

奥斯曼帝国是15到19世纪唯一能挑战欧洲国家的伊斯兰势力,但是1699年《卡洛维茨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帝国扩张的停滞,到19世纪初,帝国趋于没落。

最终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败于协约国之手,奥斯曼帝国因而分裂成多个国家。

现在的君主是穆罕默德四世,他的在位时间是从1642年到1693年,是奥斯曼帝国的第十九任苏丹。

这位苏丹在公元1648年,年仅6岁便登上了皇位,但由于他年纪尚小,朝廷的大权先后被他的祖母和母后所掌控。

这种情况导致了朝政的腐败,国家治理陷入混乱。

更糟糕的是,曾经威震欧亚大陆长达二百多年的奥斯曼近卫军,也在这个时期完全走向衰败。

说起近卫军,韦晓宝不禁想起了后世那些恐怖分子手中的娃娃兵。

奥斯曼近卫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穆拉德一世时期(约1326年—1389年)。

当时,穆拉德一世为了扩充自己的军队,采取了一种残酷的手段——逼迫占领区信奉基督教的家庭交纳血税。

尤其是巴尔干半岛上的保加利亚人、希腊人,成为了血税的主要征收对象。

所谓血税,就是指每40户人家必须要上交一名十岁以下的男孩。

这些被收缴上来的孩子会被强制进行割礼,然后让他们转信伊斯兰教,并编入近卫军。

这些孩子从小就会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文化教育。

他们装备精良,作战勇猛,成为了苏丹的忠实死士。

然而,他们也因此失去了自由,终身不得结婚生子。

近卫军常常被作为精锐突击部队和苏丹禁卫军使用,是苏丹掌控来威慑其他突厥贵族的直系武装。

这些近卫军待遇丰厚,享有免税等社会特权,逐步形成了军事贵族阶层。

进入十七世纪后,奥斯曼帝国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拖拽着,逐渐走向衰落的深渊。

曾经辉煌一时的帝国如今被腐败所侵蚀,如同一座摇摇欲坠的大厦,根基已经开始松动。

近卫军,这个曾经是帝国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如今也逐渐失去了对苏丹的忠诚和控制。

他们打破近卫军不能结婚生子的禁锢,开始通过联姻和经商等手段积累财富,而不再将精力放在军事训练和战斗上,使得战斗力急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