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退下,让朕来 > 1449 喻主社就不慌吗?(中)【求月票】

1449 喻主社就不慌吗?(中)【求月票】(2 / 2)

又怎么能化干戈为玉帛?

中年文士不赞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大到两国交战,小到两家生仇,归根结底都是为一个‘利’字!曲康二国因利而合自然能因利而散!两家分社能因利而散,自然也能因利而合,如胶似漆!”

喻海挑眉:“有利便有弊。”

“吾等此次是带着十分诚意来的,自然不愿欺瞒尔等。”中年文士满意喻海接了这句话,好让他借题发挥,说着他的视线落到一语不发的翟乐身上,“说一句不怕得罪翟国主的话,以老夫几十年阅人经验——姓沈的,身负天命,比翟国主更有天子之姿!”

如果不是翟乐,随便哪个国主听到这话都要暴跳如雷的。他只要一生气就上钩了。

翟乐点头:“治国,她确实强我三分。”

要不是种种意外,估计沈幼梨更乐意养精蓄锐,而不是疲于作战,一场接一场打。

翟乐看看康国的作战记录都替她累得慌。

中年文士:“……”

他差点儿被翟乐弄不会了。

怎么不按常理出牌?

中年文士不慌张,他心态稳得很。

“不愧是主君,胸襟恢弘大度,让老夫佩服。只是,翟国主可有想过以后?沈幼梨野心勃勃,志在鲸吞天下。一旦中部诸国沦陷,她便坐拥天下六成!东北天寒地冻,人丁稀少,诸国国力衰微,怕是不敌康国一合之力!”

翟乐掀起眼皮,似乎来了兴致。

中年文士呷了口茶水,继续道:“东南诸国被翟国主合并,国力蒸蒸日上,怕是早成她眼中钉、肉中刺。试问康国可会放过吞并良机?曲国还能偏安一隅,东南称王?”

显然是不能的。

沈幼梨愿意停下脚步,她身边的文臣武将也不会愿意,曲国就是他们眼中的肥肉。

瓜分曲国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翟国主可知唇亡齿寒?眼下尚有中部诸国为曲国阻拦贼子,来日诸国覆灭,曲国孤立无援,无枝可依,怕是——离灭国不远矣!”中年文士还真不是耸人听闻,他只是陈述一个必然会发生的未来而已,“还是说,沈姓小儿曾许诺翟国主曲康共存?”

政客的话能信,母猪都能上树。

翟笑芳不会真信了沈幼梨鬼话吧?

翟乐道:“这倒是没许诺过。”

中年文士差点儿要被翟乐搞不会了。

不是,沈幼梨究竟有什么魅力啊?

还是西北那块地方有什么人?

沈幼梨连一个“曲康共存”的承诺都不愿意敷衍翟乐?翟乐怎就屁颠颠跟她结盟,还跟中部诸国过不去了?曲国跟中部诸国确实有仇,但翟乐可以选择作壁上观,冷眼看着中部盟军跟康国互相扯头花,坐收渔翁利,根本不用下场结盟,帮康国牵制中部盟军兵力。

翟乐:“她只是与我指洛水为誓。”

中年文士:“……”

自光武皇帝指洛水为盟,谁还信这玩?

翟笑芳的小名真不叫司马衷???

中年文士叹息:“翟国主是上当了啊,您就不怕沈幼梨翻脸不认人,毁盟弃约?”

翟乐道:“毁盟弃约要看谁先翻脸。”

也未必是沈幼梨先掀桌啊。

自己出手快的话,也能占据主动权。

“孤敢答应跟她结盟,自然是有经过深思熟虑。倒是吴副社,口口声声却不见所谓的‘利’在何处,孤只看到挑拨离间。”他这番不客气的话,反倒让中年文士眼一亮。

“沈幼梨不曾许诺的共存,中部可以!”

翟乐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中年文士:“翟国主不相信?”

翟乐道:“不信。”

中年文士叹息:“翟国主这般就是不太了解吾等众神会了,喻主社说是也不是?”

喻海冷冷斜眼回应。

“众神会本就不喜插手天下大势,其下社员也只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闲来互相切磋讨教。”中年文士心中讪讪摸鼻,面上仍做诚恳状,“在野闲人,聊以自慰罢了。”

“在野闲人?”

翟乐怎么不知道众神会如此无害了?

中年文士干脆将话摊开了讲:“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吾观天下亦是如此。倘若四方之地尽归一国,天下万民俱系一人,此人贤明则天下暂得清明,此人昏庸则天下鼎沸,民不聊生,岂非荒唐?人是人,所谓天子亦是肉体凡胎!纵使励精图治如明皇,后又如何?”

“与其明月独照,不如群星璀璨。诸国林立,对天下庶民,焉知不是一件好事?”

“这,便是众神会立会宗旨之一!”

中年文士也是深深认可的。

将希望寄托一人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大陆好比丛林,国家好比动物,物竞天择之下,谋生延续就成了诸国国主首要看重的大事。他们认真治国,治下庶民就能过上安定日子。国力蒸蒸日上,方有立锥之地。

“……”翟乐沉默。

这番诡辩乍一听确实有几分蛊惑人心的力量,若非翟乐深刻知道众神会这帮人什么尿性,喜欢以天下众生为棋,将两国交战视为游戏,他还真要信了中年文士的鬼话了。

中年文士趁热打铁,给出一个铿锵有力的厚重承诺:“翟国主不用担心中部诸国翻脸,更不用担心中部分社会出尔反尔。待尘埃落定,君居东南称王,两家井水不犯河水!”

跟中部盟军合作,曲国依旧是曲国。

跟沈幼梨合作,曲国就是康国的。

二者之间天差地别。

只要脑子没问题都该知道怎么选吧?

中年文士不信邪加了一把火:“唉,也不是老夫危言耸听,翟国主也是学富五车,可知古往今来,有几个亡国之主能得善终?即便不是为自己、为曲国,哪怕是为妻儿老小族人,为曲国先王翟悦文留下的基业,也请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