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送衣(1 / 2)

说是投资,其实是怕钟云杰推辞。

他们三人早就做好了钱打水漂的准备,毕竟这药材一向是天生地养的世间精华,从未听说过可以像庄稼一样大规模种植。

钟云杰此时看着同朝为官的三位尚书,眼眶有点发热。

他很感动,这轻飘飘的五千两的银票,即便对尚书之家来说也不是个小数目。

他也听出了三位尚书话里隐含的意思,说是投资,其实就是白送。

其实他即便作为钟灵毓的父亲,对女儿的聪慧过人从未怀疑,但这种植药材的事,也有点心里打鼓。

成了,名留史册,造福万民。

败了,劳民伤财,被人耻笑。

但他作为父亲,绝对是百分之百的支持。

如今看到有人和他一样如此支持自己的女儿,他的胸膛里燃起一团温暖的火焰。

钟云杰举起茶杯,动情道。

“三位贤弟,这银票我一定给灵毓带到,算做是三位贤侄入股的钱,你们放心,我钟云杰不会让你们的钱打水漂的。今天我以茶代酒,谢谢三位贤弟对我女儿的抬爱。”

“钟兄言重了……”

“钟兄不必有负担……”

“钟兄这话外道了……”

四位尚书以茶代酒,相谈甚欢。

……

钟云杰回家后就将银票给了钟灵毓,并将白天的事告诉了钟灵毓。

钟灵毓也对三位尚书伯伯的做法十分感动。

“爹,您放心,女儿一定会尽全力完成这利国利民的好事,钱我也会用在刀刃上的,不会让诸位叔叔伯伯失望的。”

“好好好,乖女儿,这种药之事是咱们大夏国头一遭,你不用有太大压力,你只管放手去做,若失败了,为父给你担着。”

钟灵毓重重点头。

次日开始,钟灵毓除了上课和看病,又多了一件事,就是隔三差五去小集村看看种植药材的进度。

药王和毒王本来还对钟灵毓的种药材大业不感兴趣,他们觉得种地都是泥腿子农民做的事情,潜心钻研医术才是正道。

可闲着也是无聊,也就和钟灵毓一起去了小集村一趟。

然后就被小集村红红火火的景象吸引住了,流连忘返。

时家一听是钟灵毓的两位师父,更是热情款待。

时欣做了一桌子的乡野特色招待药王和毒王,把他们二人吃的肚圆。

尤其是春天的荠菜做的荠菜饼子和荠菜饺子,鲜得药王差点把舌头吞下去。

吃惯了山珍海味浓油重盐,偶尔吃点山野鲜物,让人回味无穷。

于是药王和毒王便也时常跟着钟灵毓一同去小集村逛一逛,美其名曰技术指导。

不过二人对药材的习性倒背如流,还能从药材的历史讲到药材的炮制,比专门的药材书籍讲的都要详细,确实给了谢江很多启发和帮助。

不过月余,谢江种下的白术、远志和柴胡已经发了芽,培育的半夏和天南星的小苗也都成活了一半。

总的来说,比预想的成果还要好的多。

不出意外,三四个月后,第一批药材就能收获。

随后每两个月都能收获不同种类的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