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阵前生死相搏,为了活命,大家都是无所不用其极。
“当然能,这算什么,比这困难得多的时候我们又不是没遇到过!”尉迟真金用肯定的语气说道。
当年和魏王冉闵作战,他们没有军粮的时候,掳掠了几万汉人女子充做军粮。
过易水的时候没有修桥材料,把吃剩下的一万多赶进易水里,用她们堵塞了易水才过的河。
也就是因为这样,后来才打败并活捉了魏王冉闵。
所以这一次他们被敌人用这种手段逼迫到了现在的绝境,尉迟真金也并不觉得敌人这样做不对,只是他不甘心,他还想带着弟弟活着回到家里。
听尉迟真金语气这样肯定,不仅是尉迟真珠,在同一个营帐里面的其他人也都被尉迟真金影响到了。
见大家的目光都望向自己,尉迟真金说道:“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们一定不要被冲散了,大家在一起才更有机会活下去!从现在起,大家和衣而卧,兵器都放在手边,随时做好和敌人战斗的准备,敌人随时可能发动夜袭!”
又说了一通安抚人心的话,看着营帐里面大家的情绪都稳定下来了,尉迟真金才暗暗的长出了一口气。
营帐外面已经宵禁,除了几处特殊位置,火把也都熄灭了。这是为了不让敌人偷营劫寨时用火烧营帐,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
但火种得来不易,所以在几处特殊位置,还是要保留燃烧的火种的,明天埋锅造饭还用得着。
巡夜的队伍不时从营帐外面经过,听着他们杂乱无章的脚步声,就能猜出这两天他们也没少拉肚子。
和衣而卧的尉迟真金心里面盘算着,“要是再这样下去,他们活着回到龙城的希望不大。他们出古燕长城进入草原已经五六天了,现在往回走,在没有军粮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要是在中原地带,还可以去附近的村落捉些‘两脚羊’应急,可在这茫茫大草原,周围都探查过了,根本没有能够下肚的。
杀马充饥?怎么可能,马可都是自己家里带来的,损失了可没有人给赔偿。再说现在这个战乱不断的年代,马比人金贵多了,杀人也不能杀马。越想下去尉迟真金的心越凉,这样子下去,根本不用敌人来杀他们,饿都饿死了!”
(七十八)活着回家
突然,脑子里有什么念头一闪而过,尉迟真金一下子警觉起来。外面怎么刹那间变得这么安静了,连巡夜队伍的脚步声都听不到了。
就在这个时候,夜风中仿佛飘来几声闷哼,听起来像是有人被捂住了嘴。尉迟真金睁开了眼睛。
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弟弟尉迟真珠望向他的明亮的眼眸。看来他也感觉到了不对劲。
在黑暗中摇醒了营帐中的兄弟们,尉迟真金决定出去看个究竟。
慢慢地,没有发出一点声音的蹭到了营帐的门口位置,尉迟真金没敢撩开营帐的门,他先是透过营帐厚重的帐帘门往外看。
外面的景象让尉迟真金的脑袋一下子就炸了,他自己感觉头发都竖起来了。
虽然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看不真切,但他很明显能感觉到,他的营帐外面站着人。而刚才的闷哼声音就是从他对门的营帐里面传出来的。
“敌袭”!
敌人离得太近,转身和营帐里面的其他人说这些情况肯定会打草惊蛇。尉迟真金当机立断,掀开营帐的门帘冲出去对着黑暗中的人影就是一刀,同时高声喊道:“敌袭!敌袭!”
他一边喊着一边守着自己营帐的门口对黑暗中不知道有多少的敌人疯狂的挥舞着手中的钢刀。
他现在只希望自己营帐中的兄弟们快点出来,他们只要出来和自己结好阵势,就能和几倍的敌人周旋一段时间。
等其他营帐中的自己人都赶过来,敌人就跑不了了。
“可是敌人怎么这么多,怎么砍也砍不完,总是有源源不断的黑影冲过来。营帐里的兄弟们怎么还不出来?再不出来自己就撑不住了!弟弟尉迟真珠一会出来了,能不能找到自己?”
尉迟真金一边不停的挥舞手中钢刀砍杀,脑子里一边胡思乱想着。
终于,身边熟悉的脚步和站位靠了上来。一起并肩作战多年,很多时候根本不用出声招呼,只听声音和看他们所站的位置就能认出他们是谁。
随着并肩作战的兄弟们的出现,尉迟真金的胆子和力气也越来越大了,不但渐渐的稳住了阵脚,他还带着兄弟们向黑暗中的敌人反冲了过去。
“敢来偷营,那就别回去了!”尉迟真金心里面念道。
喊杀声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看来有更多的援军就要赶过来了,只要等主将赶过来指挥,再多的敌人也跑不了了。
尉迟真金心中祈盼的主将直到东方发白也没有出现。
而借着东方灰白的夜色,尉迟真金发现和自己队伍砍杀了一夜的人穿着和自己一样的装扮。
东方的太阳已经跳出了地平线,早晨的霞光晃的人睁不开眼睛。
这刺眼的霞光从尉迟真金高高掀起的营帐门帘照射进了营帐里面。
营帐内的景象比那朝霞更加刺眼。
帐篷里面的十名同胞都被砍成了一段段,那一截截的断骨被扔的到处都是。骨头上的皮肉不知道在哪个死鬼的肚子里。
而他些死鬼,昨天晚上被尉迟真金闯进了他们的进餐时间,送他们去见了阎王。
被饥饿折磨的人已经不再是人,他们是虎是狼是野兽,他们对自己的同伴下来手。
尉迟真金一点都不鄙视他们,因为昨晚他也在一瞬间曾经有过这个念头,只不过没来得及实施。
尉迟真金也不同情他们,因为他们的行为使得两万人的大燕精锐骑兵现在只剩下了几百人,还是没有主将的几百人。
尉迟真金口中的主将,大燕国太师上庸王慕容评,此时惶惶如丧家之犬,忙忙如漏网之鱼。他和六哥襄阳王慕容军带着十几名随从,向着龙城的方向玩了命的狂奔,根本不在乎胯下的战马口鼻已经冒出了白沫。
慕容评此时的脑子里只有两个字“营啸”。
“营啸”,也叫“炸营”,这是所有领军主将最害怕发生的事情。
军队人多,人一多就会发生剐蹭、摩擦、矛盾……
长官欺压部下,部下虽然碍于种种情况隐忍下来,可一旦有了机会,自然就是有怨的报怨,有仇的报仇。
都是刀头舔血,脑袋挂在裤腰带上,谁怕谁啊!
接连几天吃不上饭又拉肚子,士兵们的怨气已经到达了顶点,他们需要一个发泄口,他们需要一个引子。
那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的一声喊,就像深秋枯草堆里面的一点火星,呼的一声大火就着了起来。
慕容评没有本事灭火,他能做的只是让自己不被这把火烧到。
“尽快与慕舆泥的三万人汇合!”慕容评的救命稻草如今只剩下这三万人了。
慕容评绝对不会想到,他心心念念的慕舆泥,手里的士兵已经没有三万人了。
自从那天早上和主将慕容评分了兵,大燕荡寇将军慕舆泥就派斥候小队快马加鞭的回龙城去催促粮草。同时全军集结,掉转队伍回龙城。
主将慕容评带走了所有的粮草,并不是对他的这三万人另眼相看。战机稍纵即逝,争战多年,从他本人到最低层的士兵都明白这个道理。而他们距离古燕国长城只有一天的路程,只要他们往回走,最多一天半,就能吃到从龙城运来的粮食。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士气难免受到影响,但因为缺粮而班师回龙城,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拔营起寨往回走的时候,已经是辰时初,因为中午不需要埋锅造饭,这就增加了行军的时间,等到申时初的时候,三万步军竟然走了五十里。距离古燕国长城还有三十多里的路程。
如果连夜行军,在夜中是能够到达古燕国长城的。但大军深夜兵临城下,不管你是谁,什么身份,守城将领是绝对不会打开城门的。不仅不会开门,还会严加提防。
为了不给友军造成误会,也为了不让饿了一天肚子急行军的士兵再一肚子怨气的连夜行军造成哗变,慕舆泥便在申时下令安营扎寨。
士兵的肚子他慕舆泥没有办法变出粮食来填饱,但安抚他们的情绪,慕舆泥还是有很多手段和方法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