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九龙夺嫡 > 第七百一十一章大小通吃(四)

第七百一十一章大小通吃(四)(1 / 2)

“贤侄莫急,莫急么,来,坐下,坐下,为叔依你还不成么?”

尽管已受够了弘晴的刁钻与难缠,可四爷还真就不敢让弘晴在户部肆意而为的,这一见弘晴作势要走人,心立马便慌了,忙不迭地便起了身,一把拽住弘晴的胳膊,陪着笑脸地劝解不已。

“四叔海涵,小侄就这么个臭脾气,见不得小人作祟,唉,皇玛法都已责备过多回了,小侄却还屡屡有犯,让四叔看笑话了,惭愧,惭愧!”

弘晴本就不真的要走,四爷只一拦,他立马就顺势又坐回了原位,话也得分外的客气,好一通子的自我批评,当真的比唱的都好听。

“无妨,无妨,都为了社稷么,贤侄一向嫉恶如仇,朝野间莫不钦佩万分,为叔亦佩服得很,罢了,不这些了,贤侄有甚提议,且就直言好了,放心,成与不成的,为叔都会给贤侄一个交待便了。”

明知道弘晴这要走不走的都在作秀,可四爷也没得奈何,只因他承受不起弘晴大闹户部的后果,眼中也就只能着眼于降低损失了的,正因为此,四爷的表态看似慷慨,实则内里却别有机枢,显见已做好了跟弘晴好生讨价还价上一番的思想准备。

“好,四叔如此慷慨,小侄就先行谢过了,四叔您公务忙,小侄就长话短好了,闽、浙,两广以及湖北五清吏司有意瞒报夏入,影响极其恶劣,此五司之掌印郎中须得换人,若不如此,难以向朝廷交待,不知四叔以为如何哉?”

四爷既想要讨价还价,弘晴自然不会有甚客气可言,假惺惺地谢了一声之后,便即狮子大开口地提出了要求。

“贤侄此言过矣,睦荣等人虽有错处在先,可也不过就疏失之过耳,罪不至罢黜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哉,依为叔看来,给个处分也就了,若真重处了去,于律不合。”

这一听弘晴如此狮子大开口,四爷的眉头当即便皱紧了起来,没旁的,户部十四个清吏司里,扣除睦荣这个八爷门下不算,四爷能真正掌控的也不过就八个罢了,其中四个正闽、广东、广西以及湖北四个掌印郎中,真要将这五个清吏司都给了赵申乔,四爷在户部的势力可就去了大半了,真到那时,四爷这个管部亲王岂不得要被架空了去,自不可能就这么轻易地遂了弘晴的意。

“四叔此言差矣,这般小儿辈如此玩忽职守,险些误了军国大事,便砍了头也该当之事,而今只免去掌印之职已算轻的了,若依着小侄往日的性子,早将这帮蠢货拿下过了堂,又岂一个免职能算了的。”

四爷想要糊涂账糊涂了,可弘晴却不打算就这么轻纵了去,一摆手,已不甚客气地拒绝了四爷的提议。

“贤侄这话太过武断了些罢,就事态而论,诸掌印郎中虽有所疏失,却并未造成太过之恶果,如此处置,实难服众,为叔以为大有不妥。”

涉及到自身根基之际,四爷也不可能有太多的退让,哪怕弘晴已有发飙之迹象,可四爷还硬撑着坚持自己的意见。

“四叔何出此言?要甚恶果才算大的?嘿,这帮混账东西闹得四叔在朝议之际不得不为军需一事动本,这已虚言欺君之大不韪矣,何可谓恶果不大,小侄就不明白了,四叔如此死保何用意?莫非这帮小儿瞒报一事四叔事先便知晓么?”

四爷这么一坚持,弘晴立马变了脸,毫不客气地便将一顶“虚言欺君”的大帽子挥舞了起来,摆明了就要挟势强逼四爷签订城下之盟。

“荒谬,本王岂那等样人,哼!此事与本王何干!”

这一见弘晴如此嚣张,四爷也怒了,脸色一沉,声线冷厉地便呵斥了一嗓子。

嘿,你个老小子,敢做不敢当,在爷面前玩甚假清高,狗日的货色!

四爷这么一强硬,弘晴的脸色当即也一派的乌云密布,可到了底儿还没发飙,此无他,四爷固然怕事情闹大发了去,弘晴同样也不希望如此,所谓的麻杆大浪两头害怕便这么个理儿,不过么,弘晴自己不好的话,让赵申乔去却无妨。

“二位王爷,下官有些不甚成熟的想头,不知当讲不当讲?”

朝廷两大巨头在那儿硬碰硬地对抗不休,饶赵申乔也算堂堂朝廷大员了,可看在眼里,却惊在心头,本不想在此际出头的,奈何弘晴已给出了暗号,赵申乔自不能坐视不理,也就只能硬着头皮地开了口。

“赵尚书有甚话只管直无妨。”

赵申乔的出头本就弘晴暗示的结果,力挺上一把乃题中应有之义,却也无甚可稀罕之处。

“讲!”

四爷早就知晓赵申乔与弘晴之间有所勾搭,自清楚其之所言必然站在弘晴一方,问题四爷此际还真就需要有个人站出来打破僵局,以免真将事态闹大了去,正因为此,哪怕对赵申乔极为的反感,却也不能不给其一个开口言事的机会。

“谢二位王爷宽仁,下官以为五清吏司瞒报夏入一事虽事实,可个中缘由或许有所不同,倘若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似有不妥处,当然了,若都不作惩处,却也难对朝廷有个交待,依下官看,浙江、广东、湖北三清吏司在瞒报金额上占比最大,若须得惩处,此三司自首当其冲,至于福建、广西二司略作处分即可,此下官之浅见耳,还请二位王爷明断则个。”

既四爷与弘晴都先后允了,赵申乔自也就没再多客套,躬着身子,慢条斯理地给出了个折中方案。

“赵尚书所言乃中肯之理也,本王以为可行,四叔您看呢。”

要想一口气将五个清吏司一并拿下显然不太可能,这一点,弘晴心中有数得很,在其看来,能拿下三、两个便胜利,有鉴于此,他自不会对赵申乔的提议有甚异议可言的,再了,赵申乔所言本就出自他弘晴的授意,又岂有反对自个儿之理。

“不妥,湖北乃粮仓重地,转运西线之粮秣大多来自此处,常铭义(湖北清吏司掌印郎中)此人素来精干,提调诸路粮道向来稳妥,若骤然换了人,一旦有所闪失,恐有贻误军机之虞,此当别议。”

到了眼下这般田地,四爷自知晓不给弘晴一点甜头的话,事情怕难了了去,可要他全盘接受弘晴开出来的条件么,不损失大小的问题,便自个儿心里这一关就过不去,怎么着也得先捞回来一些,以避免一败涂地之下场。

“四叔的也颇有道理,既如此,常铭义便给个处分好了,至于睦荣与沈其昌二人么,就免了其掌印郎中之职,另降两级以为惩处,其余诸涉案之司处诸般人等尽皆各记档一次,赵尚书,尔对广东、浙江两清吏司掌印郎中可有合适人选否?”

弘晴也没想着将四爷往死里逼,能拿下广东、浙江两个要紧的清吏司,再算上先前到手的二库员外郎,已然可算大胜一场了,虽离彻底撬动四爷的根基之预定目标尚有些差距,可也已足够支撑赵申乔在户部好生发挥了的,有鉴于此,弘晴自不打算再跟四爷争辩不休,一锤定音地便下了个结论,也不等四爷有所表示,便将荐人之权交给了赵申乔。

“回王爷的话,广东清吏司员外郎苗可欣能力出众,办事稳妥,当可为该司掌印郎中;另,湖南清吏司郎中盛成浩忠心体国,当可接掌浙江清吏司掌印郎中一职。”

人选问题昨儿个便商议好了的,此际赵申乔应答起来自毫不拖泥带水,不等四爷作出反应,便已言辞恳切地给出了建议。

“嗯,赵尚书乃老成谋国之辈,给出的人选定不差,本王看着可行,四叔,您看呢?”

弘晴对苗、盛二人其实并不熟悉,也就昨儿个赵申乔报上了名单之后,弘晴方才令“尖刀”做了些相关的了解,可也就仅仅限于些纲领性的资料罢了,远谈不上知根知底,不过么,人赵申乔自己要用的,弘晴自无所谓,他要的只赵申乔的效忠,至于其手下那些小官么,弘晴却并不在意,正因为此,不管赵申乔提出的人选为何,弘晴都不会有甚旁的意见。

“嗯……”

这一见赵申乔与弘晴在那儿演着双簧,四爷当真郁闷透了,奈何人在屋檐下,却也容不得他不低头,可又不愿就这么服了软,也就只不置可否地长出了口大气。

“四叔既别无异议,那便请先下了文牒可好?”

弘晴要的实惠,哪管四爷乐意还不乐意的,这一见四爷良久不曾表态,自不肯罢休,毫无顾忌地便出言催请了一句道。“哼!”面对着弘晴这等咄咄逼人的架势,四爷心头的怒火已汹汹地狂烧了起来,脸皮子狠狠地抽搐了好一阵子,似有欲言状,可挣扎了良久也愣没出个所以然来,末了,也就重重地哼了一声,一挺腰板,就此起了身,拖着脚向文案处行了去……

【嘿,想免费读此书?快关注微信: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