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1 / 2)

第825章

实验室内,一具完整的飞龙尸体横陈在冰冷的解剖台上。

墨绿色的鳞片覆盖着它的身躯,表面凝结的冰霜在灯光下泛着幽光——这是珀菲科特刻意维持的低温环境,用以延缓尸体腐败。

飞龙体长五米,若算上蛇一般细长的尾部则达到十二米,翼展近十米,足以称得上庞然大物。

但与珀菲科特记忆中的那头巨龙相比,它仍显得渺小。

那头巨龙光是体长便超过二十米,翼展足以遮蔽半座山谷,而眼前这具飞龙尸体,不过是某种劣质仿品。

珀菲科特的目光掠过飞龙流线型的身躯,最终停留在它收拢的翅膀上。

对于普通人而言,飞龙的飞行结构不过是“一对翅膀”,但在她眼中,这具躯体每一寸都写满悖逆自然的痕迹。

手术刀精准划开翼膜,露出下方半透明的皮膜与骨骼。

飞龙的翼骨由三根细长主骨支撑,末端分叉成蝙蝠般的指状结构,但材质却截然不同——中空的骨骼内部并非鸟类轻盈的蜂窝状构造,而是密布着昆虫甲壳般的层迭纤维。

这些纤维在显微镜下呈现出螺旋纹理,如同被人工编织的金属丝网,既减轻重量又赋予惊人的抗压性。

“自然演化绝无可能诞生这种结构。”珀菲科特低声自语。

鸟类的骨骼轻盈且坚固,内部呈蜂窝状结构,既减轻重量又保持强度。

蝙蝠的翼骨则细长且灵活,依赖皮膜的弹性完成滑翔。

飞龙的骨骼虽然中空,但其内部层迭纤维的结构更像是人工强化,而非自然演化的结果。

蝙蝠的翼骨虽纤细,却依赖皮膜的弹性完成滑翔,而飞龙的翼膜中竟嵌入了鳞片状角质层,其韧性远超生物组织的极限。

当她用镊子撕扯一片翼膜时,断裂处迸出细小的电火——这些组织显然被某种外力改造过,甚至可能嵌入了能量回路。

切开胸腔时,珀菲科特眉头微蹙。

飞龙的胸肌远不及巨龙那般夸张——巨龙的胸肌厚度堪比城墙,而眼前这具尸体的肌肉群仅比战马略强。

然而,当刀尖剖开肌束,更诡异的真相浮现:飞龙的肌肉纤维并非鸟类束状的梭形结构,而是如昆虫羽状肌般密集排布。

无数细若发丝的肌纤维呈放射状附着在肌腱上,仿佛蜈蚣的百足纠缠成一团。

她用镊子夹起一束肌纤维,脱离生物电流的肌丝竟自主震颤了三十秒,频率之高堪比蜂鸟振翅。

“昆虫飞行肌的高频特性,却塞进哺乳类的躯体框架……”她在实验日志上快速记录,“能量消耗会是普通飞行动物的十倍,按常理连三小时都活不过。”

飞行是自然界中最耗能的运动方式之一。

鸟类的胸肌(胸大肌和胸小肌)占据了体重的15%-25%,这些肌肉通过快速收缩驱动翅膀扇动。

昆虫的飞行肌则更为特殊,其高频振动依赖于间接飞行肌系统,通过胸腔的弹性变形实现翅膀的快速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