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再好,终有完结之时。
任凭朱元璋怎么看得美滋滋,一众文臣武将怎么看得兴高采烈,终究这宴会还是要落下帷幕的。
而今日里,小心脏跟蹦极似的上上下下折腾了好几回,最后好悬没当场吓死的使臣们,也终于离场了。
不过,对于他们来说,他们这会儿可休息不下来。
他们得赶紧写一封详细、郑重的奏报,快马加鞭的送回自己祖国才行。
今日里的所见所闻,还有他们所作的决定,这可都是一等一的大事,都得上报!
关键最最重要的是,他们得劝诫国主,千万千万不能和大明作对!
你们固然还在国内,可咱们可还都在明国呢。
大明爸爸虽然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
可这规矩那也是看心情的啊。
这要是你们在背后跳得太厉害,那岂不是我们这些当使臣的
所以啊,你们可得老老实实的啊!
皇宫。
眼见着一应使臣和大多数朝臣都离开以后,胡大老爷慵懒的扭了扭腰,顺便打量了下眼下的宫殿。
哟!
有点意思啊!
眼下坐在这儿的可以说,就是大明真正的统治核心了。
朱元璋、李善长、杨宪、刘伯温、六部尚书……
可以说,只要这些人在一起做了某个决定,那大明就必将会朝着这个决定去努力。
因为这些人,才是眼下大明皇帝朱元璋真正实现权力的触手。
朱元璋本就是个霸道的人,这会儿在座的又都是他心腹之人,那他就更没什么好遮掩的了。
他几乎是毫不遮掩的夸赞着胡大老爷。
“惟庸!好一个惟庸啊!”
“哈哈哈,伱这法子果然好!”
“咱们这些人里头,就你能想出这等法子来啊!”
“哈哈哈,没有一字一句在威胁他们,但却处处都在告诉他们我大明的意思!”
“好啊!”
“瞧瞧那些个番邦使臣胆颤心惊的模样,咱心里是真开心啊!”
胡惟庸听到老朱这么一夸奖,也没含糊。
平日里在朝堂之上,他可以谦虚一下或者自谦一下。
可这儿都是熟人,装什么谦谦君子啊。
因此,胡大老爷同样嘎嘎一笑。
“嘿嘿,臣是觉着吧,咱大明是要让他们敬着怕着的,不是给他们惦记的!”
“这要是没对咱们称臣的时候,他们惦记咱;”
“这称臣了还是惦记着咱大明,那这称臣不是白称了?”
“所以啊,该敲打就得敲打,还得下重手,让他们好好清醒清醒才行!”
胡惟庸这话一出,朱元璋忙不迭的点头。
就是就是!
老朱这会儿嘴都合不拢了。
说实在的,对于他这个农户家庭出身的人来说。
其实他的价值观一直非常的朴实,甚至可以用质朴来形容。
那便是,办事的时候总得往家里捞点啥。
他以前总觉着,番邦称臣了、纳贡了,那自己也就挣点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