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人民万岁(1 / 2)

……

天幕画面缓缓转过。

大部分人大抵都略略听说过,隋炀帝三征高句丽都失败而归。

他搞了那么大阵仗,折腾着全天下陪着他闹腾。

就为了去打一个高句丽。

就这样,还三打三输。

说实在的,能把几乎无敌局面败到那个份上,杨广已然非常人所能匹敌了。

就像他接过那么一个繁盛的大隋,仅用了没几年的时间就折腾到亡国,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第一次征讨,在公元612年,即大业八年。】

隋炀帝调拨全国上下一百多万大军攻向高句丽,其声势浩大,前所未有。

那边高句丽王听到这个消息,简直吓破了胆子。

他早已习惯了闲着没事儿跟隔壁大邻时不时贱上一贱,运气好了捞点粮食武器,运气不好也最多挨顿骂。

根本不痛不痒的。

仗着地形优势,任中原政权怎么迭代,都完全影响不到他们。

谁知这新上任的隋帝是个疯子啊?!

但就这么轻易的灭国,他到底不甘心。

于是,高句丽据守辽东城,很是倔强的抵抗了一阵子。

抵抗着抵抗着,他们忽然发现……卧槽居然真能扛得住?!

别说高句丽王迷惑,前线守城的其实也很迷惑。

其实隋军一开始攻势是很猛的,但他们每每都是在快要攻下来就剩最后一波总攻的时候就停下。

高句丽虽迷惑,但每回都逮着这个机会玩命儿重建。

等隋军那边打回来,恰好能赶上他们修的差不多的时候。

这么来回几次,最先撑不住的是高句丽王。

他要被折磨的崩溃了。

“投降!!我投降行了吧,这分明就是在玩儿本王了!!”

于是,高句丽王试探性的派了一队人探头出来打了一架,不出意外的被暴揍了一顿。

于是他彻底笃定,隋军绝对是在玩儿他!!

高句丽王很是颓靡,“罢了,投降就投降吧……”

打不了,打不了一点!!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个时候投了,也不算太丢人。

高句丽王显然是吃了不太了解隋炀帝这个人的亏。

弹幕却于此时慢慢恍然大悟。

【呵呵,回去上报杨广等着下一个指示呢吧?】

【吐了啊,这尼玛绝对是杨广能干出来的事儿!!】

【军队不得指示不敢轻举妄动,毕竟广神真的会发癫(微笑)】

【等那边一套流程走下来,这边儿可不就重新城建修好了么?!】

【广神打仗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大拇指)】

【叹为观止几个字儿我已经彻底说累了。】

【等等,按照时间线来说杨广算不算第一个这么微操的皇帝?难道后面的那些都是跟它学的?】

【赵光义:内涵谁呢??!】

【嘶,也不是完全没有这个可能啊……】

【哈哈,说不定微操界的祖师爷就是杨广呢,赵光义还得喊他一声前辈!】

【这微操,简直绝了,每次都在快胜利的时候叫停,这是生怕敌人输得太惨没面子吗?】

【杨广:我就是要玩,慢慢折磨他们,主打一个心理战。】

【这要是搁现在,杨广去打游戏,绝对是那种把队友急死的“大神”,指挥得一套一套,就是赢不了。】

【感觉高句丽王都要被他整出心理阴影了,投降还得小心翼翼试探哈哈哈哈。】

天幕前。

面对弹幕小嘴儿抹了蜜一样的点评,杨广和被涉及到的赵光义脸色都难看的不得了。

杨广怒拍了一下桌子,阴森着脸瞪向弹幕。

“这些不知所谓的混账!!朕堂堂帝王,岂容他们置喙?!”

“若是朕的臣民,早把他们全都拉出去砍了!!找死!!”

朝臣们面对杨广的愤怒,默默低头,全当自己耳聋。

不乏有人挺讽刺的,不过没说出口罢了。

都如今这个境地了,还有功夫在这里破口大骂。

这些弹幕打趣玩笑也不是只你一个,怎么没见人家秦皇汉武怎么样呢?

赵光义那边呢,虽然也有点难堪,但他可没杨广这么‘硬气’。

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惹天幕。

故而就算被牵扯到骂了两句,他也顶多就是……生点窝囊气。

另一边,作为监护人的杨坚和赵匡胤尽管在多次刺激之下都有点脱敏了。

但在此盛况之下还是有些忍不住的眼前发黑。

杨坚的拳头紧了又紧,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勉强忍耐下来。

隋文帝陛下实在是感到费解。

杨广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对军事能力上如此夸张的滔天自信?!

他打过什么特别出名的仗,又或者是有过什么战绩么?

杨坚冥思苦想,琢磨来琢磨去,脑海里也只能浮现一个陈朝。

就陈后主那个货色?!

杨坚眼前再次一黑,忽然特别恨当年那个非要带着儿子们去打陈后主的自己!!

就他妈打一个陈后主这种垃圾,居然就让杨广的自信心膨胀到了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了!!

何等的荒谬!!

“朕当年许真该早点掐死姓陈的……”

思及此,杨坚忽然反应过来。

“等等,陈叔宝那厮如今是不是还活着呢?”

当年归降了之后,陈叔宝那是该吃吃该喝喝,一点都不带影响寿命的。

杨坚偶尔听到那边传来的淫靡消息,实在觉得辣耳朵,就让下人们不必再传话了。

如今还真不太确定。

在得到了侍卫的肯定之后,杨坚当即一拍桌子,怒道。

“去,把他给朕杀了!!什么破贤名,朕不要了!不杀了他实难泄愤!!”

……

天幕悠悠然划过。

高句丽一方的投降书很快便往这边送来了。

但杨广此人,做什么事情都必要一个轰轰烈烈。

他怎么可能接受如此平平无奇的胜利呢?

他一声令下,“今日,朕就要荡平这高句丽!!”

并且,杨广还有一个人尽皆知的特征。

——特别追求‘效率’。

他不仅要赢,而且要速战速决的赢,迫不及待的要让自己的英姿传遍天下,铭刻史书。

【为速战速决,隋炀帝令三十万大军自带百日米粮排甲,北上渡江孤军深入。】

并下了死命令,【敢遗弃米栗逃窜者斩。】

什么意思呢?

简而言之,杨广大手一挥,让士兵们各自背着足以支撑自己百日的口粮,爬山涉水远渡千里去打仗啦!!

后勤部队不跟啦!

一个人要如何背得动足够自己吃一百天的粮食呢?

那杨广不管。

反正他粮食准备了,谁要是敢半路遗弃,就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