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耽美 > 晋末长剑 > 第四十章 严防死守

第四十章 严防死守(1 / 2)

山遐的信使终于趁夜摸到了淮阳丘、梁山洲以及长江南岸。

晋军现在就像是通讯被严重干扰了一样,信息传递断断续续,还经常被截获监听,无奈得很。

初六这天,历阳对岸的牛渚山大营率先得到消息。

驻军第一时间行动了起来。

突入江中的采石矶上,晋军沿江设栅,弓弩齐备,只要梁人敢登上此处,立时万箭齐发,让他们全做了江中鱼鳖的果腹之物。

天气晴好之后,山遐登城眺望,不由地暗暗点头。

牛渚山、采石矶乃锁钥之地,牛渚营三千步军、二百骑兵更是他力排众议设立的。

这个「力排众议」就很让人无奈,明明汉末孙策、本朝陈敏都是自此渡江南下的,却还没人肯重视一一历史上苏峻、陈显达、侯景、韩擒虎皆是自此渡江,畅通无阻。

堵住这个渡口之后,梁人的大军便无法轻易渡江。

是的,山遐到现在还弄不清楚来了多少梁兵,两眼一抹黑,只能靠猜。

既然猜了,那就得料敌以宽,因为大普承受不起失误的代价。

初八,分驻梁山洲、芜湖两地的水军主力开始出动。

横江、当利浦、洞口浦、乌江口等地也有小规模的水师舰船,此时也大举出动,昼夜巡警。

他们巡视的范围非常广阔,自牛渚山往下至暨阳,总六七百里间,由历阳水师和建邺水师共同巡视,牛渚山往上至芜湖,则由历阳单独负责。

江段甚长,且吴地大族的水陆兵马还没来得及动员,肯定是无法完全封锁的,所以只能抓大放小,重点控制几个容易让「数万大军」南渡的区段,其他不易涉渡之处,只派少量舰船巡视即可。

初八夜,建邮方面也得到了消息。

北府军大举动员。

刚刚将养了数月,身体稍有些恢复的刘琨抱病出山,坐镇京口。

他的第一道命令是给江北诸城成发的,令其各守疆界,勿要轻举妄动。

与匈奴厮杀那么多年,他深知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擅自出动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你不知道敌人有多少兵力,主力在哪里,什么时候会扑到你面前,莽撞的后果十分严重,会让宝贵的兵力为敌军歼灭。如此一来,本来能守的城也守不住了。

与其盲动,不如固守城池,等待情况明朗。

而且,刘琨总觉得邵勋没有派大军南下。

这个判断没有根据,但也不是完全瞎猜。最现实的问题是,梁军从哪里来的?

肯定不是淮阴方向,这个可以排除。那么就只能是淮南方向。

贼将张硕于寿春等地屯田有年,积蓄了相当的粮草,具备维持一定规模大军出动的能力。

他们自寿春南下,庐江、合肥、历阳、瓜步处处告警,看起来有点没有明确进军方向,乱打一气的感觉。根据传递回来的有限消息,至今没看到梁军大队步卒。

没有成规模的步兵!这个消息十分关键。

攻城略地,怎么可能不带步兵呢?

因此,刘琨大胆猜测,这是一次袭扰,只不过是规模比较大的袭扰,

如果后面再出现人数以万计的梁军步卒,他再修正自己的判断,反正目前看起来只是一场袭扰,梁军还没有灭晋的胃口。

但他想通了没用,还得别人也有这份理智才行******

作为老资格宗室、太宰、录尚书事以及司马睿的顾命大臣,西阳王司马就慌得很。

初九夜,他就带着朝廷赐予的「千兵百骑」抵达了京口。

过年后刚满五十岁的他顾不得舟车劳顿,连夜开始巡视京口都督负责的江防区段。

蒜山之上,灯火通明。

本来还在家开开心心过年的民壮们被一批批征发起来,伐木取土,构筑营寨。

天可怜见,上半夜又飘起了鹅毛大雪,土冻得邦邦硬,一镐下去虎口震裂。

没办法,又有人去找柴草,打算把地烤热、烤松软了再说。

山顶之上,一队又一队军士集结了起来,但仓促之下,只有数百名较为正规的北府兵抵达,更多的则是临时征集的精壮一一是的,民壮之中,身强体健之人被配发器械,与北府兵一起守御蒜山营寨。

体弱之人就只能砍树、挑土、挖沟,乃至在寒冬之中,四处奔走,转输军资了。

司马羡看了好一会,有些叹气。

乱!真他妈乱!

他想起之前那次误报事件了,七八个梁骑偷渡至毗陵,引得各处大军来援,最后发现虚惊一场,又闹哄哄解散,可笑不可笑?

如果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那是人太坏了的话,那次误报就他妈是蠢!

高第良将怯如鸡就算了,还没一点军事素养。

以前他自己跟长沙王司马义的时候,好岁真参与过军事谋划,增长了很多见识。

后来投靠司马越,更是见识了一场又一场战争,聆听了苟晞等人的见解,看到过邵勋的军事奏报。

没吃过猪肉,真见过猪跑,他原以为自己本事稀松,现在发现比他差劲的人一抓一大把,偏偏那些人还不自知,还敢大言不惭!

尔母婢!他真想爆粗口了。

就在此时,远处驰来数骑,下马便报:「太宰,蒜山渡(西津渡)已有两千兵。」

「不够,继续增兵。刘越石若不肯,老夫自去分说。」司马羡立刻说道。

「诺。」骑士翻身上马离去,急如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