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定安县令张威写信安抚窦蓉的父亲,发誓要给对方一个交代的消息。
比如外界纷纷传言,他被李存孝附体,以一敌百,杀死流窜各地,为祸多年的惯匪白连城及其手下多名喽啰的消息。
比如……
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这些消息当中的绝大多数,韩青其实都在小胖子的父亲,子午寨巡检李遇嘴里听到过。待轮到小胖子向他转述,已经完全是“二手货”。
但是,从小胖子李源嘴里再听一遍二手消息,却远比从李遇嘴里听一手消息,让韩青感觉轻松。
原因很简单,小胖子李源,只负责转述消息,从不做主观加工,也不给他出任何主意。
而李遇,在向韩青通报消息之时,却总喜欢加上一些自己的观点,并且非常热心负责地,向韩青提出相应的建议。
大抵是,他被韩青的表面年龄所蒙蔽,把他自己当成了官场前辈。认为自己经验丰富,且熟悉地方上的情况。所以,有责任为比自己小了十六七岁的韩青,指点迷津。
只可惜,他根本不了解韩青的真实情况,所以,给韩青出的主意,也多为盲人指路。
以韩青的真实心理年龄和生活阅历,当然不会因为李遇给自己乱出主意,并且把自己当成小辈看,就生对方的气。
只是跟此人相处,难免就僵硬了些,永远不可能像朋友之间一样自然。
反倒是小胖子李源,黏人归
黏人,没眼色归没眼色,至少,韩青跟他相处之时,不用耗费什么脑力。
所以,一来二去,韩青与小胖子李源之间,还真有了几分朋友的样子。
“忘年交,忘年交!”偶尔想到,自己居然跟个十五岁的孩子称兄道弟,韩青就忍不住自我安慰。
反正,这段友谊,给双方带来的好处,都远大于坏处。特别是对于小胖子李源,因为总是在他自己的内心里,与韩青做互换。最近无论读书还是练武,都大有进步。
甚至还主动向私塾先生讨教了词牌、韵律与平仄。
这可是一件破天荒地事情。令私塾先生,当天激动得差一点儿就掉下了眼泪。
而子午寨巡检李遇得知自家儿子终于有了主动学习之心,也“老”怀大慰。进而,愈发地支持自家儿子去跟韩青交往。
跟着好孩子一起玩,才能学好。不仅仅是二十一世纪父母的信条。在十一世纪,也是一样。
并且,有些李源本人不方便直接探讨的话题,比如韩青在汴梁时,是否已经定亲。心仪的女子会是什么类型,对彼此的门第会不会非常在意之类,布置给小胖子,就手到擒来,不着痕迹。
今天,情况和往常差不多。
韩青刚刚走了两趟枪,还没等身上开始落汗,身背后,就已经传来了熟悉的马蹄声。
不用回头,他就知道小胖子李源,又骑着其本人那匹半大马驹子,来找自己“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