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夜里,建业城外火把连营,大批蜀军将士奉命拔营,兵分数路,沿江东各方向进军而去。
……
蜀都城外,诸葛亮的草庐内。
“建业陷落,孙权弃走!杨仪不负吾望,江东平矣!”
诸葛亮得知建业被攻陷,孙权北逃的消息,声音激动!
在诸葛亮身侧,站着满脸喜色的马谡以及几名心腹幕僚。
马谡激动难抑,拱手道:
“丞相英明!当初若非您定下奇策,令杨仪将军诈称奉您遗命掌控朝局、坚持北伐,我蜀汉岂能有今日之势?”
“如今江东唾手可得,匡扶汉室指日可待,丞相大计顺利迈出了一大步啊!”
诸葛亮闻言捋须微笑:
“如今看来,我没有看错杨仪此子。
当日我决定假死退隐,留他代掌朝政,本还有几分犹疑。
一桩桩事情证明,杨仪的确有经天纬地之才,也忠心耿耿未负所托啊!”
马谡重重点头:
“正是。杨将军连下江东,威震华夏,如今朝野上下莫不信服于他。只是……陛下他……”
马谡想到刘禅曾几次牵制杨仪行动,不禁皱眉。
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不悦:
“陛下的器量终究嫌窄了些。他先前听信谗言,差点下旨召回杨仪班师,要真照他胡来,只怕建业城哪那么容易攻克?”
马谡叹道:“是啊。幸亏丞相当时力排众议,相信杨将军北伐方略,否则真要铸成大错。”
诸葛亮缓缓颔首,随即正色道:
“不过,如今杨仪大胜之后独掌军政,刘禅难免心生猜忌。马谡,你可有此忧?”
他侧目看向马谡。
马谡犹豫一下,低声道:“实不相瞒,属下确实替丞相有点担心。”
“杨将军威名日隆,陛下又被他架空……长此以往,万一杨将军动了别念,那可如何是好?”
诸葛亮闻言一怔,旋即哈哈大笑,神情自若:
“多虑了。杨仪其人我最是了解不过,他若真有不臣之心,早在我病逝五丈原后、朝局混乱之时就可取而代之,又何必等到今日?”
马谡忙道:“丞相所言极是。”
诸葛亮背负双手,悠悠说道:
“杨仪手握兵权却始终奉后主之号令征战四方,由此可见,他谋求的与我一样,都是匡扶汉室、忠心不二。”
“再说,现今外有强魏未灭,他怎么可能急于自立,与天下人为敌?”
马谡脸上一红,惭愧道:
“是属下狭隘了。”
诸葛亮轻抚马谡肩头,温声道:
“如今江东已平,接下来就看他如何对付曹魏。”
“我们只需继续在幕后静观其变,在杨仪北伐未捷之前,不出面干预便可。”
他说罢仰望北方,神情悠然而自信。
马谡等人亦纷纷点头,恭敬退下各司其事。
蜀汉成都,丞相府。
夜幕垂落,府内一片灯火通明。
杨仪披衣而坐,在书案前静静凝视烛火。
他面前摊放着几封最新送达的战报,其中就有姜维从建业加急送来的密信。
烛影摇曳中,杨仪浏览完信件内容,嘴角缓缓露出一抹笑意。
建业克复,江东初定,一切都在朝他所规划的方向发展。
然而,他很快收敛笑容,眉宇间浮现几分凝重,对身旁侍立的心腹赵砺道:
“将军机处诸位请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