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旧情复燃(1 / 2)

“这次土地纠纷的解决,给我们带来了重要启示。首先,历史遗留问题要尊重事实,依靠科学手段解决,而不是各执己见;其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兼顾各方利益,寻求双赢的结果;最后,建立长效机制,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这次事件之后,村里开始重视边界问题,对全村的土地进行了全面清查和确权。

同时,也加强了与周边村庄的沟通和协作,建立了定期协商机制,为日后的村际合作奠定了基础。

刘老汉虽然因为这次事件失去了部分耕地,但他并没有因此灰心。

在周国宏的建议下,他开始尝试种植经济作物,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价值。不久后,他的收入不降反升,生活更加充实。

而这块曾经引发争端的土地,也因为明确了归属而得到了更好的利用。

两村通过合作,在这里建立了一个示范田,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成为了周边地区的农业学习样板。

立冬过后,村里的田间地头已经没了往日的忙碌,村民们纷纷开始准备过冬的柴火和食物。

周国宏也稍微清闲了一些,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村里的长远发展。

这一日,周国宏正在村委会整理材料,村里的报账员李玉兰急匆匆地跑了进来,脸上带着少有的慌乱。

“周总,不好了!出大事了!”

李玉兰声音都有些颤抖。

周国宏抬起头,疑惑地问:“怎么了?这么着急?”

“王大海回来了!”

李玉兰压低声音说。

“王大海?哪个王大海?”

周国宏一时没反应过来。

“就是十年前离开村子的那个王大海!当年他跟张寡妇好上了,后来被张寡妇丈夫撞见,打了一架。他就离家出走了,一去就是十年,谁也不知道去了哪里。现在他忽然回来了,还说要娶张寡妇!”

周国宏这才恍然大悟。

他虽然对这段陈年旧事不太了解,但也听村里人提起过。

张寡妇,本名张秀英,三十出头,十年前丈夫去世,独自带着一个小女儿生活。

而那个王大海,据说是村里有名的“混小子”,整天游手好闲,却偏偏长得一表人才,很会哄女人开心。

“他回来多久了?”

周国宏问道。

“昨天晚上刚到,一回来就去了张寡妇家。现在全村都传遍了,说他们要重修旧好!”

周国宏皱了皱眉头:“这不是他们的私事吗?两个成年人的事,只要不违法,我们有什么好干涉的?”

李玉兰焦急地说:“可是张寡妇的兄弟不同意啊!他们说王大海当年抛弃张寡妇,害她独自承受了十年的非议和痛苦,现在凭什么回来就能复合?他们已经在张家吵起来了,眼看就要动手了!”

周国宏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立即起身:“走,我们去看看。”

来到张秀英家,门前已经围了不少村民。

院子里传来争吵声,不时夹杂着哭声。

周国宏和李玉兰挤进人群,只见院子里站着几个人:一个是四十来岁的精瘦汉子,面容沧桑但眼神坚定,应该就是回来的王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