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迷宫内的魔法能力被大幅削弱了,正常情况下,即使是上位种族也不一定能发现这头隐形的特殊哥布林。
“所以,它确实是敌人特意安排在迷宫内的后手。”
现在,他们掌握了这头哥布林的实时位置,而它仍不知道小队的存在。
如果将哥布林抓住,并不让它发出声音,那么哥布林杀手小队或许很快就能搞明白它身上的特殊性,继而发现可能存在的破局点。
一般人想到这一步,大概就直接准备动手了。但哥布林杀手尝试从敌人的角度推断,发现了一个很容易被忽略,却无法解释的疑点:
“无限迷宫作为一座异空间牢笼,传送法阵遭到限制,即使入侵者没激活陷阱,没有被发现,只要陷进来就基本出不去。
“从这一结果来看,敌人希望困住入侵者的目的其实已经达成。那么真有多此一举,安排隐形哥布林的必要吗?”
哥布林杀手陷入了沉思。
他不确定这是因为对方有着病态的执着与谨慎,宁愿多此一举也要确保迷宫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下,还是因为对方算到了潜入者不依靠魔法也能看破隐身的可能性:
这头哥布林表面上是突破口,实际上是一个引诱潜入者出手的诱饵。
他先回归了正常状态,与众人在纸上交流情报与想法后,精灵弓手快速写道:
“应该不是诱饵,既然身为诱饵那就光明正大地走,为什么要费心思隐形?”
“长耳族,此言差矣,这有可能是专门针对聪明人与有能力的人布置的诱饵。如果是一头普通的哥布林在这诡异的无限迷宫里到处逛街,那么它作为诱饵的意图就过于明显了,聪明人不可能上当。
“当然,如果是蠢人,那还是光明正大的诱饵更合适,因为蠢人的脑子想不了太多。”矮人术士写道。
精灵弓手的脸颊气得鼓了起来。不过她没有怄气,也只是气呼呼地写道:“你无法否认,对方要是足够聪明,其实也能预判你刚才想到的这一点。这么讨论下去,只会变成你预判了我预判了你的预判的博弈链千层饼。”
哥布林杀手没有阻止他们的纸上争论。他只是无声地用手势示意了一下同样沉默的蜥蜴僧侣,询问他的意见。
蜥蜴僧侣给出的纸条并没有讨论诱饵问题,而是提出了一个潜在的危机:“当下更要紧的情况是,我们已清空了一片区域,如果那头哥布林进入了我们清理过的区域,发现未激活的哥布林都不见了。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精灵与矮人的争论停止了。除了坐立不动、宛若雕塑的哥布林杀手,其他人脸上都眉头紧锁,陷入了冥思苦想的状态。
片刻后,精灵弓手再次写道:“迷宫只是限制了魔法,对我的战斗能力限制相对较小。我可以偷袭快速杀死那头哥布林,并且保证它不会有敲击铁片激活迷宫的机会。”
她经过再三考虑选择了莽。
只要把哥布林脑袋一下子破坏掉,确保它不会发出声音,那么即使它是诱饵又有什么关系呢?
矮人术士与蜥蜴僧侣先后赞成了她的提议。先前的战斗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这时,一直在旁边认真地写写划划,没有发表过意见的小神官向哥布林杀手传递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只有一行字:
“哥布林杀手先生,先前一天的时间,都没有发现过类似的哥布林吗?”
过了一会,哥布林杀手肩膀上的头盔才轻微摇晃,仿佛他刚才一直在发呆,现在回过神来表达否定意见。
小神官神情严肃地又递上来一张纸条。显然,这纸条她早就准备好了:“目前为止,迷宫内出现的所有的哥布林都是未激活状态,这是第一头‘已激活’的哥布林。
“是否存在这头哥布林不属于迷宫的可能性?”
看到这一点,精灵弓手、矮人术士与蜥蜴僧侣的双眼一下子亮了。
小神官的意思是,这头哥布林很有可能和他们类似,都不是迷宫的“原住民”。区别在于,他们是被留声机引起的空间转移卷进来的。
而哥布林,极有可能是被敌人通过某种方式投放进来的。
既然能进来,那就意味着这头哥布林还会出去。
脱离异空间后,这头哥布林大概率不会回到现实世界的西普尼斯山脉,而是前往哥布林杀手一行人的真正目的地:
真正的微型普尼斯港的所在地。敌人的指挥部。
“看欧尔克博格(哥布林杀手)的状态,他应该也想到这一点了。”精灵弓手敏锐地察觉到哥布林杀手身体没有前倾,也没有因惊讶意外而不自觉做出的小动作,内心同时对小神官赞叹着,“这孩子现在看待事情的角度不是正常人能想到的。她和欧尔克博格越来越像了。”
小神官则有些期待地望着哥布林杀手,见他无声地点头,她的嘴角压不住地上翘,小脸露出了被肯定想法后的开心的微笑。
哥布林杀手在纸上接着写道:“这头哥布林确实不是诱饵。
“刚才的大部分时间,我在借助观天石的能力持续观察它,发现了一个特点。
“哥布林的行动轨迹整体看像一个圈,一个巨大的圆圈。这个圆圈大概以我们降临的陷阱房间为圆心,直径有数公里。”
蜥蜴僧侣写道:“它在绕圈?”
“是的,而且并不是单纯的绕圈。若以一个标准圆为基准,它的行走路线实际是向内偏转的。”
很明显,这头哥布林在通过向中心螺旋绕圈的方式,一路排查迷宫沿途的房间与走廊。
“所以这家伙不可能是诱饵。否则,它更应该直接前往中心的陷阱房间,而不是在外围缓慢地绕圈。”
这种绕圈排查的方式有一个好处,这头哥布林极有可能会先发现入侵者留下的蛛丝马迹,而不是直接撞上入侵者。
因为入侵者在不知道迷宫结构的前提下,活动范围的形状大概率是不规则的。
如果哥布林贸然前往中心房间附近,虽然排查效率最高,但撞到入侵者的几率也必定最大。
显然,这头哥布林意识到可能有人会当面看穿自己的隐身状态,因此选择了最稳健的排查模式,建立了双重保险。
它头脑聪明的同时也很惜命。
“……而这头哥布林一旦发现某处房间出现异状,那么它就会立刻发出声响。根据这头哥布林惜命的特点看,它极有可能在敲响铁片的同时逃离迷宫。
“到这时,我们不仅存在会暴露,也会彻底失去脱离迷宫的机会。”
哥布林杀手再次回到上帝视角的状态,注视着行走的哥布林,估算着它接下来的行动轨迹。